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山石在线阅读 - 第16章

第16章

    作者有话说:

    呜呜呜其实作者很话痨也很好撩,不要害羞嘛来个人讲讲话让我知道有人在看呗(勾手手.gif)

    第9章 右脚先生

    沈拙清暑假一直在家帮衬着,而李方潜却只回家了一周,便跟着老师去云南实地测绘了。临走前,阮琳琳一边嘟囔着埋怨他不顾家,一边仍把降暑驱蚊的进口货一股脑儿全塞进了行李。

    “妈,就两个月不到,用不上这么多。”李方潜苦笑着拿出几瓶,看了看,包装还挺精致的,上面是他看不懂的语言。

    阮琳琳赶忙又塞了回去,嘴里还念念有词:“用不完不知道送人?组里就没有小姑娘怕虫啊?”

    李方潜正准备反驳他们组里没有小姑娘,但想到之前阮琳琳一脸期待给自己介绍女朋友的样子,只好点点头说:“行,我们大伙一起用。”

    一行人里,李方潜似乎是行李最多的那一个,搞得组里其他人总是打趣说他是小少爷体恤民情来了。当然玩笑终归是玩笑,泥里、坑里,该下的地方李方潜二话不说便下了。

    -

    开学回来时,食堂的墙面都翻新了。沈拙清注意到那个摇摇欲坠的吊扇换成了功率更大也更安全的款式,想来是已经竞选上学生会主席的李方潜,如实跟后勤部门反馈了n大生的心声。

    两个月不见,李方潜晒黑了不少,头发也剪短了些。最明显的是,被戏称“遮住一汪秋水”的玻璃盖儿也不见了。

    “你眼镜呢?”沈拙清问。

    眼前这个人,把眼镜摘掉后五官显得更加立体。长期在外的缘故,眼睑处有若隐若现的晒斑,倒衬着整张脸别有滋味。

    “别提了。回来路上,我摘眼镜盹了一会儿,可能落在火车上了吧。”李方潜说着,从包里掏出三块石头,递给沈拙清。

    “这是我在云南捡的,你们宿舍一人一块。虽然不是石林彩玉,也不算啥值钱玩意儿,但我看着还挺漂亮的。”

    沈拙清如获至宝,接过石头细细观摩。

    “有一块是专门给你的,当时我觉得清透,就做了个记号。但现在我看东西都是模糊的,你只能自己找找看。椭圆形,能透光,花纹是水流的模样。”

    沈拙清果然找到一块晶莹透明的石头,对着阳光透出黄色的光,仔细看,能发现星星点点的杂质组成极淡的花纹,似水流,又似清风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这块专门留给我啊?”

    沈拙清都没发现自己瞬间变得十分黏腻,用他平日里会嫌弃的语气,半是发问半是撒娇。

    “因为像你。”李方潜揉了揉眼睛,微笑着说。

    -

    因为频繁揉眼睛的动作,李方潜没等收拾完行李,就被沈拙清架到了眼镜店。那时候的眼镜虽不敌现在轻薄精致,但各式各样的全框眼镜还是应有尽有。

    沈拙清拿起一个形状夸张奇怪的镜框,架到李方潜的鼻梁上,不禁笑出了声。

    “别闹了。”李方潜看了下镜子,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,转头往明显更正常的货架走。

    “挺可爱的嘛。”沈拙清笑着又拿起一个,黑框又厚又大,戴起来有种和年纪不相称地滑稽感,“你戴这个贼像郑钦译老师。”

    李方潜又照了照,觉得在一众花花绿绿中,这副似乎是最正常的了。

    “那就它吧。”李方潜说着就要付钱。

    “其实你不戴眼镜就挺好看的。”沈拙清离得近,强灯下可以看到李方潜眼睛上透明的绒毛,不由自主盯了许久。

    “不戴怎么办?我现在什么都看不清。”

    “我听说外面有那种直接戴在眼珠上的眼镜,听起来有点可怕,但还挺神奇的。你不是要去斯坦福?出去后可以买来试试。”

    “那叫隐形眼镜。”李方潜笑道,“我还以为,作为文学系的人,此时应有煽情。”

    “煽什么情?‘我来做你的眼睛’?”沈拙清眼镜笑成了月牙的形状,说起话来带着笑颤音,好听极了,“李方潜,我平时是做了什么,让你对文学系产生这么大的误解?”

    李方潜清了清嗓子,学他那天在洗手台上抑扬顿挫的语气,拿腔拿调道:“fet iheir cup of sorrow here.(在你怀中,忘却不幸多多)”

    说罢还挑衅地摊了摊手,意思是你做过类似的事儿可太多了。

    被模仿的沈拙清哭笑不得,很想笑骂一句哪有你学得这么矫揉造作,突然又意识到什么,抬手佯装要打:

    “好啊!你明明能听懂!就说你骗人!”

    李方潜退着往门外躲,边跑边说:“都说了,是最近恶补英语——”

    说话间没看清脚下的台阶,一脚踏空,整个人重心失衡倒了下去。

    沈拙清冲上前一把扶住,右脚撑着台阶下方,稳住了李方潜,却因为用力过猛扭到了自己的脚。

    “得!”李方潜见状,也不打趣了,伸手把沈拙清的一只胳膊环在脖子上,拿肩膀当他伤脚的支点。

    “你看路,现在不想当我眼睛都不成!我来当你的右脚了。”

    -

    沈拙清的脚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,但也需要养好一阵子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,沈拙清行动不便,于是有刘柳带饭、打水,有孙乾明连借书都一把包了,好不惬意。而始作俑者李方潜却忙着出国前的准备,半个月没来问候一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