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5章
书迷正在阅读:[综漫] 成为手冢女友的千层套路、[综漫] 论魔法杖的自我素养、[综漫] 琴酒物语、[HP同人] 向着你的轨迹、温得和克之秋[先婚后爱]、[娱乐圈同人] 姐妹,搞桃浦吗、[hp] 带坏好学生的一百种方式、抄家提前开溜,我搬国库逃荒末世、漫长的雨季、[综漫] 太宰与小宫山
一旦有利可图,一旦前景可以预见,那么国内充沛之至的工业能力、漫溢到无处可去的资本,就无疑是发现了一块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蓝海,可以供他们大举进入,攻城略地。而仅以资本内卷的习性来看,那恐怕用不了几年,他们就真能把这玩意儿推入千家万户,折腾出意料不到的变故来。 先进的生产力是一回事,被大规模推广的先进生产力又是另一回事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,凭借这一套起家的组织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。如此看来,组织内对于“天人之誓”,那种此起彼伏的反思,不可遏制的忧虑,也就不难预料了。李先生敢头一个提出缓和、利用的方针,怕不也是受到了某种暗示。 山雨欲来风满楼。第一个听到风声的人,当然得第一个准备嘛。 李先生又道:“我理解你对于外星样本的忧虑。但技术进步到了这一步,大环境牵连着小环境,也不是我们能阻止的了。与其螳臂当车,不如有个心理预备。” 他叹了口气:“……归根到底,人类生产力的进步是大道理,大道理管着小道理,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。” 随着人类技术的爆发式进步,太阳系几颗主要行星不可避免的要被纳入重点考察的范围,设若真有什么奇特的地外生命,那也逃不脱这样细致的搜查了。 “当然,如果今天这个决议,犯下了过失,那自然应该是我承担。”李先生很平静的说:“按照组织的纪律,一切临时会议的发言都应该形成记录,请把这句话记录在案,方便后日的审查。另外,皇帝陛下那边,也由我来沟通。相信陛下能够理解。” 空口白牙不算数,一旦记录在案,那就是白纸黑字,再也抵赖不得了。由一个公职人员亲口说出这种话,基本也等于义无反顾放了胜负手,是在以自身的信用与前途强渡关山、一博生死了。刘博士再无犹豫,同样举起左手: “我赞成。” · 正如李先生所预料的,皇帝陛下再精明强干,也不可能知道这样精深微妙的知识。只要三人达成一致,李先生再作出汇报,他基本也只能同意了事。 三人一致,还有皇帝御准,这基本就代表了两个时代的一致意见。天狐也不再能说什么了。更何况,这个方案也隐约照顾到了娲皇宫的颜面——再怎么来说,女娲娘娘也是古神的魁首,即使再如何威望隆重、天下无匹,也不能不考虑手下的意见。 而且,李先生表露出的态度已经非常清楚了——鉴于未知的变故已经迫在眉睫,人类其实很愿意与‘六天故气’们缓和;毕竟,如果将古神们视为不可理瑜的自然力量的人格化身,那么人类生产力突飞猛进到这个地步,也总该尝试着与自然和解,由必然的王国逐步迈入自由的王国了么。 当然,和解也是有选择的,扔石头、掺沙子,分化瓦解挑动内斗,这本来就是人类的看家本领,古神们在人间浸泡再久,也绝难学到一二分精髓。只要尽早的下手,那就能完全的掌握主动权。 “可以请尊使回去转达一句,千年以来的惯例并非牢不可破,我们也可以尝试着与‘六年故气’们合作,共克时艰。”李先生字斟句酌,不敢稍有疏忽:“但合作也有选择,如这位造物者一般的古神,便绝不可以合作。‘以我为主,兼顾四方’,才是总的方针。” 天狐未必明白这种措辞的微妙,但仍然沉默片刻,允诺一定向女娲娘娘完整转达。她左右望了片刻,终究长叹一口气,从袖中拔出一把短剑。 “同室操戈,相煎何急!”她缓缓道:“陛下绝不愿意与诸位古神走到这个地步。但以如今之计,也是无可奈何了。” 说罢,她伸手轻轻一推,将短剑刺入古神躯壳之中,直没入柄。 最后一根稻草压下,神明破败的身躯立刻腐朽溃烂,化为淤泥,生机尽数断绝;同时,依附与躯壳上的外星孽生物也凋零散落,尽数消亡。 当古神的眼眸归于暗淡之时,天空的暴雨也随之消弭,乌云散去,唯有满地泥浆翻滚。 “外界的神力已经平息,地底的火山也该料理。”天狐平静交代:“我会请娘娘迅速出手。但不管如何,事情总可以告一段落了。” 林貌与李先生,乃至趴在肩头的狸花猫陛下一起点头,却又怔怔看着污泥浊水,一时不能言语。 是啊,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,一切终于告一段落。但以现在的情形看,恐怕惊涛骇浪之中,还只走出了第一步呢。 可无论如何,这条路总要走下去嘛。 -------------------- 最后再写几章后世谈就打算结束啦,更多的放到番外吧。 第136章 后世谈(一) · 当年六月七日, 迁延数十日的戈壁暴雨终究停息,大量聚集的水汽发泄一空,在沙漠中心制造出了难以想象的泥泞。但作为源动力的西伯利亚地底火山已经渐渐熄灭, 这些无源之水, 也终究无法扭转整体的沙漠气候了。 当然, 改变一旦发生,就绝难恢复原样。即使娲皇宫迅速控制住了地底岩浆的喷流,但原本的地质结果已经坍塌, 无论如何也无法复原;泄漏的岩浆依旧在加热广袤的寒原,影响不容小觑。 李先生转述了专家组的判断:“……总之,这种程度的升温, 不太可能消灭整个西伯利亚高压,但高压带的衰减, 却是不可避免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