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0章血战桦砬子之巅(一)
ps:鞠躬感谢诺诺飞飞、大爆君的打赏,感谢梦幻海底的月票,拜谢拜谢 韩杰这里第二次反击彻底的将苏俄部队的自信打碎,他们面对瓢泼的子弹,再也鼓不起勇气进攻,龟缩在每一处阵地前构筑的临时掩体后面,等待援军的到老子。 援军此时距离他们那里仅有十几公里了,再有俩小时,就可抵达。而同时,萝北、同江、抚远的三个攻击点的四个师也靠近了目标,最多再有五六个小时就可以抵达集结地,明天,将会发动全线攻击。 狗蛋的大军在这个时间段已经遍布三个点的周围,一场大战也在准备中等待。 与此同时,苏俄的坦克还在源源不断的随着列车运到“依兹别斯克”,数量已经远远超过董库所掌握的数量,就目前,已经达到了四百五十辆,且还在增加。 苏俄的坦克数量本来就并不少,加之斯大林认为,一举突破虎林之后,他们面临的是雪地行军困难,重武器难以运送,攻坚缺少大炮。如果用坦克作为攻坚的先驱的话,那将会让敌人的城防难以抵挡。 这也是为何大批量调改型后笨重的炮兵坦克和以速度著称的bt-4坦克的原因了。一个是用来迅速突破,一个是用来攻坚。 同时,大部队也还在源源不断的向这边集结,大胡子做好了两手准备,预防龌龊的日本人在他跟华夏先遣军大战的时候搞动作。 此时,董库还是忍住了去虎林的念头,日本人才是他心里最大的敌人,毕竟这里的攻击一旦展开,要比老毛子那里用人填要猛烈的多。而且,这边没有永久性的防御体系,狂轰滥炸下,是很难防守的。 董库的担心不无道理,哈尔滨。才是他心里最重要的地方,一旦双城门户被打开,那,他的一切努力将白白便宜了日本人不说,自己也将失去崛起的机会,失去跟国家角逐的能力。所以,双城和哈尔滨绝不能有失。 时间,在各方的准备中悄然流逝,中午时分,饶河那里的苏俄援军赶到了。他们略作休息之后,边展开了对桦砬子沿线的攻击准备。下午一点,大军全部就位,几乎同时发动了对主阵地和两个侧翼阵地的进攻。 俄军的动向已经全在韩杰的掌握之中。他将主要力量放在了正面的六个阵地上,并将刚刚再次赶到的一个旅的海归士兵以营为单位,作为支援的机动部队。 他深知,这支海归部队是老大的根基,他不能直接让这支部队顶上去。而且,这支部队个人能力虽强,但却缺少战场的洗礼,所以,需要锻炼。这也是邢远给的指示,他既然能看明白,对于命令,那更是忠实执行了。 饶河,民众们对于激烈的枪声虽然赶到忐忑和恐惧,但。对这些帮助他们脱离日本魔爪的本土部队,他们还是表现出了最大的热忱,在有能力的情况下,为前线的部队准备热汤热饭,搭建临时木笼房。为源源不断到来的大军做好后勤的工作。 一点整,阵地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俄军身影。他们漫山遍野的在林间前进,向着一个个山头攀爬。沟塘子、峡谷,不是他们要进攻的路线,因为,那里积雪太厚,只有山上的积雪半米来厚,适合冲锋。 赵少杰紧盯着远处的俄军,看出这是大举进攻的架势后,悍然下令道:“狙击枪准备,进入五百米就开始射击!冲锋枪点射!” 随着他的命令,隐藏在一个个射击位置瞄准镜锁定了远处树林里向上攀爬的身影。此时,狙击枪为了避免高频率射击损伤消音器,已经将消音器卸掉。 俄军毫无阻碍的爬到了山坡,顺着已经硬实的雪地向山顶爬去。一路上,这支新到的部队看到了满地冻僵,被翻捡干干净净的己方战士尸体,这才知道这里的战斗有多激烈,大部分人在尸体间迈过的同时,收起了狂妄的心态,行动变得小心翼翼。 就在这时,远处山顶砰的响起一声清脆的枪响,随之,一个俄军仰头摔倒,头颅甩出的血浆喷了左右和身后同伴一脸,让所有人一下子伏低了身子,快速的靠近大树。 他们这么远就能做到这么精准? 蒙的吧…… 一个个念头刚刚自苏俄士兵脑海里冒起,砰砰的枪声突然大做,随着枪声的响起,一个个身影脑袋西瓜般的炸裂,棉帽子被掀飞的同时,一朵朵混杂黄白之物的血浆在林间喷溅。 “注意隐蔽,构筑第一道防线!加快靠近的速度!!” 负责战场指挥的一名营长看出了这不是蒙的,这是对方的枪法的确精准,遂下达了加快进攻的命令。 俄军在短暂的慌乱后,前面的士兵加快了行进的速度,不断的做着战术动作,在一棵棵大树的遮挡下,在身边不断有战友倒下中,向山顶靠近。 砰砰的枪声随着他们靠近,逐渐密集,冲锋枪在这一刻加入了点射的行列。海归的战士需要不断的射击来适应ak的震动力,让点射的精准提高。 俄军始终没有还击,莫甘在距离三百米以上也打不到阵地上露出不多身影的目标,所以,他们需要靠近。 随着枪声越来越密集,俄军坚挺的靠近了阵地二百余米。不过,就这段死亡攀爬中,俄军扔下了不止千具尸体。沿途到处是头颅爆裂,省去救治麻烦的尸体。 “构筑第三道防线!!” 俄军在喊声中停止了前进,隐身树后,举枪警戒,但还是没有发动攻击。 他们,在稳步压进,步步为营,每隔百米就一道防御阵线,掩体就用已经冻硬的尸体来搭建。他们要用这种办法靠近一百五十米内,在能够压制敌人火力的时候,发动冲锋。 山顶,赵少杰看着俄军的动作,那阴笑再次爬到脸上。他放下望远镜喊道:“通讯员!告诉潘麻子做好准备!!” “是!!” 通讯员大声领命,直接离开了临时指挥部。 赵少杰待通讯员离开后,小声嘀咕了句:“指挥太不通畅,电话线架设太麻烦……” 山顶,枪声还是不断,俄军虽然隐身树后。子弹还是跟磁石一般,寻找着偶尔露出的身影,砰砰的枪声中,带走一个个生命。 几分钟后,这种有节奏的射击声被突然暴起的枪声取代。 随着绵延上千米的第三道防线构筑完成,稍事休息了的俄军爆发出震天的吼声。在乌拉声中,在雪地上奔跑着,在林间穿梭着,向前面的阵地冲去。与此同时,已经构筑好的防线上,数十挺德普轰然响起,密集的子弹穿过林木的间隙。向山顶进行压制覆盖射击。 咻咻的子弹密集的打在阵地横着的木头上,霎时间碎屑乱飞。飘舞的碎屑随之弥漫遮盖了这个阵地。山顶树木本就不多的树枝更是纷纷断折,在下坠的过程中被弹雨绞成了碎屑,落向下面趴着的战士身上。 突起的密集弹雨让阵地上所有的战士被压到了横着的树干后面,射击口处,到处飞溅的碎屑也挡住射击的视线,根本就无法锁定下面模糊的身影。 俄军在突起的火力支援下,漫山遍野的向前猛冲,乌拉声就连震耳的枪声都无法遮盖。 没有了阻碍的冲锋非常的快,只数个呼吸。俄军就冲到了距离阵地不足百米的位置。他们在偶尔倒下几具尸体中,连枪都顾不上开,端着刺刀,喊着乌拉,拼命前冲。只要冲上山头。占住一处缺口,那,后面上万的大部队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拿下这处阵地。 就在这时,一阵嗵嗵的声音从百十米外的山顶响起,随之,树枝稀疏缝隙露出的天空中,一片黑压压的物体飞下了山顶。 冲锋的俄军此时什么也顾不得上了,别说那有可能是弹丸了,就算是刀子从天上掉下来,他们也不会抬头去看。他们目标坚定,向着已经失去反击能力的阵地扑去,要一鼓作气拿下这里。 就在他们冲到阵地前五六十米的时候,那些物体落入了林间。 轰轰的爆炸随之响起,掷弹筒的榴弹在树枝的间隙间或落到了雪地上,或落到了树干上,甚至还有被粗大树枝挡在树冠上的,但,都无一例外的爆出了团团火光。 随着密集的爆炸声响起,震天的乌拉声立时被撕碎,咻咻的弹片尖啸声中,取而代之的是凄惨的痛苦哀嚎。 一个个人影被炸起半空,断了肢体的尸体将血浆洒向四外,硝烟中,血腥气快速弥漫。 比刀子还快的弹片切割着树枝,切割着血肉之躯,让刚才还快速冲锋的俄军骤然停止,全部被埋进了厚达半米的断枝中,躲在树干后,趴在那里,抱着头,躲避乱飞的弹片。 但他们显然错误的估计了榴弹的持续力,山顶阵地后方清理出来的空地上,一溜排开有五百多掷弹筒,每个掷弹筒身边都堆积着一大堆的榴弹,还有战士在一箱箱的往这里运。 这么多的掷弹筒,这么多的榴弹,自然不会出现停歇。 随着嗵嗵的声音不断响起,榴弹飞过前面的树梢,落向了阵地前五十米到二百米之间的所有位置,剧烈的爆炸声中,将那些被弹片切割下来的断枝再次粉碎,浓烟中,树木快速的成为了光杆司令,并一块块的被剥离着树皮,切割着树干。 如此猛烈的炮火让二百米外的第三道防线上的德普停止了射击,所有俄军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前方硝烟弥漫,看着下雨一样掉落的断枝碎屑,惊恐之余,知道冲上去的两千多战友恐怕难以回来了。 他们判断的没错,如此密集的爆炸中,不论是躲在什么位置,只要还在地面之上,那就难以幸免。四处飞溅的弹片让那一片再无躲藏的空间,碎枝下的苏俄士兵也都如预料中的一样,惨叫,只持续了不足半分钟,就在连绵的爆炸声中,再无动静。 “准备好!!不要让敌人冲下来!!!” 一名营长举着手枪,靠在一颗大树后面大喊着。 防御这县里的俄军在一声声的喊叫声中回过神来,纷纷盯着硝烟里,攥紧了手里的枪,等待对方冲下来,给与最猛烈的阻击。 第二道和第一道防线那里的诶军同样惊恐,但他们距离稍远,还看不到硝烟里乱飞的断肢碎肉,感受比第三道防线的俄军轻松了不少。 “第二梯队上!!” 山跟处,负责指挥的团长毫无感情的下达了命令。 山顶的变化虽然突兀,但他接到的命令是持续不断的攻击,稳步压进,逼着对方不可停火。他心里虽然明白这无疑就是送死,但他必须执行命令。 随着第二梯队的前移,山顶附近的爆炸声停止了。 浓重的硝烟在林间飘荡,裹夹着已经冻结的血腥气溃散在树林里。 林间,随着飘散的硝烟慢慢露出了全貌。树木上的只提哦啊已经全部消失,细一点的大树不是被炸断,就是被弹片削的已经失去了存活的能力。一米多粗的树干,此时仅剩下四五十公分的直径,在溃散的硝烟中摇摇欲坠。 林地里,地面铺着厚厚一层的碎屑,碎屑的厚度不好判断,但其细小的程度不比刨花大多少。 好在这个季节树木都是冻结的,加上天气寒冷,榴弹的个体威力又小,否则,会引起大火的。 随着硝烟的散去,阵地上的战士也看清了前面的景象,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惊叹,有的只是高兴,高兴视野变得开阔,高兴瞄准再不用顾忌树枝的遮挡。前方二百米内,他们的视线里,除了树干后,敌人再无藏身之地。 “准备,我们的节目要开始了!” 阵地上,一个个声音响起。他们已经看到了椰果中间阵地,向山顶最近阵地靠近的俄军。 这些狙击枪的任务就是狙杀远处的,一旦敌人靠近,那就不归他们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