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9章 自寻死路
萧宝信如今已经改了下意识捧着肚子的习惯。 可是大着肚子,手又不放上面总感觉动作有些僵。 “……郗三待你如何?”她轻声问:“你可还想着给他纳妾的事?” 萧妙容愣了一下,话题转太硬。看出来了,阿姐不想再在萧敬爱身上绕圈。 “还好。” 话是这么说,脸却红了,郗三还是很温柔的。“纳妾的事……阿姐不是要我三年之内都不要想吗?” 算是回答萧宝信了,她就放下心来。 她只怕萧妙容年纪小,又不定性,作出来的事以后再后悔,凭地让夫妻生分了。 “你是看到二娘了,刚过门就给夫君纳小妾,最后闹的鸡飞狗跳,自己生生活成了笑话。”多余的话没说,萧妙容还是单纯的,有些话不适合和她说,怕她过早地见识到了人生的阴暗面,受不住。 萧敬爱这么作只怕落不着好,越作死越快。 毕竟你死我活二选一的问题,没人会犹豫。 表面上来看杨劭是把掌家的事给了兰英管,只怕内里却不是这么简单。 萧敬爱能把自己的肚子都给作没了,全拜兰英所赐,这时候杨劭还让兰英掌家,无疑就是长兰英的野心,长兰英的气势。 接下来做什么? 后宅那些阴私手段不说也能意会,一山难容二虎,尤其兰英都在萧敬爱手底下吃了不少明亏暗亏的人。 杨劭让兰英掌家,只怕就没憋着什么好粪。 怕是起了杀心,让兰英当刽子手。哪怕以后出了事,把兰英往外一扔,也算是给萧家一个说法了。 这都在萧宝信心里,没和任何人说过。 谢显忙,尤其关于杨劭,这人还是挺敏感的,不好在他面前提杨劭后宅,好像她多关注一样。其他人,没必要说。 她是从未想过杀人的,哪怕是萧敬爱,怕脏了自己的手,为了这样的人不值得。 可也没圣母到去阻止杨劭。 那是杨劭和萧敬爱两个人的孽缘,由他们去了结。或恩爱,或决绝,或相爱相杀,或者干脆不相爱,而相杀。 都随意。 与她没有干系。 只是好些话没有办法对外人说,尤其萧妙容,她年纪还小,顶多是厌恶萧敬爱,反感她的作为。真摆到桌面上,生生死死的,不是该萧妙容承担的。 所以萧宝信也只捡能说给萧妙容能听的说了,至于听进去多少,看她自己了。 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,替不了。 萧敬爱也一样。 好在萧妙容没有萧敬爱那么虚荣,她的生活很简单,又找到了对的人。 萧宝信只见过郗三郎几面,可是谢显却跟她提过,此人八面玲珑,天生的长袖善舞,最是善于审时度势。 就冲他这样的性子,也不会亏待了萧妙容。 两家联姻就是这般,除了情投意合,双方的家世也都起了关键的作用。萧敬爱若是不作,闷声发大财,暗中支持杨劭,夫妻同心,杨家哪个敢低瞧了她?还不把她给供起来? 可萧敬爱就是这样,猪油蒙了心了,生生把自己往死路上逼。 一个前世能当改朝换代当皇帝的,你想他能是心慈手软的吗? 狗急还跳墙呢,更不要说一个大活人了,不是自寻死路是什么? 只不过萧敬爱还看不出来。 ### 谢夫人却没看出这里面的弯弯绕,只在和萧宝信回去的时候在车上嘱咐她,杨家的事儿别沾。 “二娘自己作的,你二叔都不管,别没眼力价烦到你跟前。她要是敢去谢家闹,给你没脸,你直接叫人打出去,有阿娘给你撑腰。” “这祸害……” “你阿爹、阿弟都在外面征战沙场,拼命的,她就在建康城拼命给萧家抹黑。”谢夫人越说越气,骂到最后啐了一口: “你说她怎么就不替好人死了!” 这话说的不对劲了,谢夫人再气也没诅咒过人。 萧宝信忙问是怎么回事。 结果谢夫人说着说着居然抹上眼泪了:“是你阿嫂呀,日渐的不好了。还说找个和尚道士的,不过死马当活马医……” “你是不知道,昨天晚上忽然拉着我的手和我说,以前做的不对,让我担待她。又说以后怕是不好了,你阿兄娶了继室为难自家儿女,静娘和安都就交到我手上,让我帮养着。”听着她那叫一个心酸。 萧宝信每次要去看蔡氏,都让谢夫人给拦了,怕她怀了身孕,过给她病气。 她是一直都知道蔡氏回建康城病就好好坏坏,却不知道居然这么严重—— “阿娘,你没给请太医看看吗?” 这要是旁人说,谢夫人能把人骂出十里地开外,当她苛待儿媳吗,能问出这话。可是自家闺女,她没那么计较,也是心里难受,顾不得了。 “怎么没请,请了三四个了,吃了汤药也是好好坏坏的。” “要我说,可能就是一路上见了死人太多,是不是给吓着了。” 萧宝信:“阿娘,是不是给阿兄去封信……” “送了,前阵子不是叛军打过来吗,一直没联系上,前几天才收到你阿兄的回信,昨儿蔡氏又亲自给你阿兄写了封信。” 谢夫人犹犹豫豫:“我瞧着,怎么像安排后事似的。” 不过,蔡家一个人蔡氏都没见,可见当初结仇之深。蔡家也不是不知道蔡氏久病的消息,愣是一个人都没上门。 萧宝信听着感觉也不大好,顾不得谢夫人的阻拦,跟着就回了萧府。 “阿娘就别拦我了,以前我们虽然不对付,不过是性子不合,都不是多大的仇。可后来不是处好了吗?阿嫂回城我就没见她一面,现在……再不见她,我心里过意不去。” 谢夫人看了萧宝信肚子一眼,是真不想过给闺女病气。 但是也拒绝不出口。 本来是送谢夫人回府,萧宝信直接就跟着进去了。静娘和安都随谢夫人住主屋,蔡氏仍住在原本她和萧宝山住的院子。 现下已经是九月初,天气凉了下来。 屋里烧着炭,可是挑起帘子扑面而来的便是暖烘烘的一股浓浓的药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