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19节
第30章 最好的理由 《千里江山图》的市场价值且不说,它作为北宋时期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,本身就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。 因此,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,它的修复工作都是崇高而又严肃的。 哪怕是打破了古书画修复的传统——只全色不接笔,刘老等人也不会在矮个子里拔矬子,随便找个人来完成接笔工作,从而给自己,甚至是整个华夏文博界留下遗憾来。 可是,目前能够找到的古书画临摹高手,已经全都在这儿了,而且都做不到让人非常满意的程度。 这可就愁坏了刘老等一群专家。 说实话,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人不是没有,魔都博物馆已经退休的临摹大师夏一鸣就是一个。 他曾经临摹过北宋范宽的那幅号称“宋画第一”的绢本墨笔画《溪山行旅图》,几乎以假乱真! 但人家也是七老八十的老头子了,《千里江山图》尺幅又大,接笔工作又只能一个人来完成,这么大的工作量,老人家肯定是吃不消的。 也正是基于此,刘老当初就连想都没想过要去找他。 难道真要放弃接笔这个千年传统了? 刘老等人愁得嘴角都起了泡! 刘老等人愁眉不展,向南和钱昊良五个人却是开心极了。 这整整大半天的时间里,他们不仅欣赏到了七八位临摹高手的作品,还得到了刘老、齐老等一干文博界大佬的亲自指点! 受益匪浅呐,受益匪浅! 吴茉莉甚至恨不得唱一首“咱老百姓呀,今儿个真高兴”,来表达一下喜悦的心情。 如果需要伴舞,估计赵波虽然羞涩,但肯定会愿意的,emmm…… “走走走!今晚出去喝两盅,我请客!” 钱昊良不愧是老大哥,说话就是豪气,一言不合就是饭店走起。 “钱大哥,次次都是你请,这不合适。”吴茉莉笑嘻嘻说道,“这样吧,今天我们四个弟弟妹妹请你一次,咱们去吃点好的。” “对对对!这次我们请钱哥吃饭!”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,赵波已经变成了吴茉莉忠实的应声虫,只要是吴茉莉说的话,他一律先说“对对对”,就是这么霸气。 向南和付洪涛自然是没什么意见,人家老钱也是拿死工资养一大家的人,总不能每次聚餐都让人家破费。 有来有往,朋友才能做得长久。 钱昊良也没矫情,满口答应:“好,那就去全聚德怎么样?估计你们平时都没什么时间去吃烤鸭,来了一次京城,怎么也得去尝一尝。” 选定了地方,几个人说走就走。 还没走出文保科技部的大院,向南的手机就响了起来。 “向南,你在哪儿?回会议室来一趟。”刘老在电话里说道,“你一个人来就行了。” 挂了电话,向南看向正站在门口等着自己的几个人,一脸歉意:“我可能去不了了,刘老让我回会议室一趟,还不知道要多久。” 钱昊良等人听了,互相对视一眼,笑道:“刘老找你,肯定是有重要的事,要不我们下次再聚好了。” “别了,你们还是去全聚德吧,这顿我请了。” 向南确实有些不好意思,笑着说道,“别给我省钱,请几位哥哥姐姐吃顿饭的钱还是有的。” “行了,你别管了,赶紧去吧。” 吴茉莉一脸嫌弃地朝他挥了挥手,“少了你我们三个还请不起了?你一个没收入的学生在我们面前说什么别给你省钱?等你工作了拿工资了再请回来!” 说着,她又笑嘻嘻地对钱昊良等人说道,“走吧,咱们吃好吃的去,让他一个人吃食堂去。” 几个人哈哈笑着出门打车去了,向南也赶紧转身往会议室的方向快步走去。 刘老他们还在等着呢,可不能让他们等急了。 一进会议室的门,刘老和齐老等人就朝他招了招手,笑道:“影响你们吃饭了吧?” 向南连忙摆手:“没有,没有,都还没想好去哪儿吃呢。” “哈哈哈!” 刘老等人都笑了起来,之前愁眉苦脸的样子,现在是一点也看不到了。 “莫非是选定了接笔人选?” 向南心中好奇,却也不好开口相问,只好等着刘老他们自己说。 刘老等大家笑过之后,这才一脸严肃地说道:“向南,有个事情,还要辛苦你一下。” 向南一听,连忙站直了身子,点了点头:“请刘老吩咐。” 刘老“嗯”了一声,看向了齐老。 齐老笑着将一份资料递给了向南,语气和缓地说道:“不用那么严肃,我们几个老家伙商量了一下,决定让你也临摹一份《千里江山图》局部图出来。 因为时间关系,可能要辛苦你今晚加一下班,明天中午之前就要交给我们,有没有问题?” 让向南也临摹一份作品,是刘老等人临时起意的。 当他们发现,邀请来的那些临摹高手交上来的作品都不是很满意时,头都大了。 陈老和郭老甚至提议,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接笔人选,宁可不接笔,也不能毁了国宝。 就在几人左右为难的时候,齐老忽然想起之前在讨论《千里江山图》修复方案时,贾昌道曾拿出过一幅清代无名氏的《仿黄公望山水》来。 他说这幅画修复之前,已经残破不堪,可经过一个下午的时间,向南独自一人就将它修复如初,丝毫看不出任何痕迹。 当时,齐老还曾细细观摩过那幅画,整个画面浑然天成,如果不是事先知情,他甚至还会认为这幅画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的。 想到这里,齐老就将这事跟刘老等人提了一下。 刘老立刻就打了电话,让贾昌道将那幅清代的《仿黄公望山水》拿过来。 这一次,专家们仔仔细细地观摩了好一会儿,楚老甚至还拿出了放大镜,一寸一寸地查探。 结果就是,专家们又是大吃了一惊,他们见过临摹大师以假乱真,就连资深文物鉴定师都看不出来,但从没有见过接笔也能做到连放大镜也看不出任何瑕疵的人! 尤其是,这个人还只有21岁! 没错,向南两个月前就已经满21岁了。 这一刻,在刘老、齐老等老专家们的心里,向南本来就很重的分量,又重了几分。 刘老等人也不是拖沓之人,当即决定让向南也临摹一份《千里江山图》局部图! 这其中,有两个原因。 一个原因是,他们要看看向南临摹北宋的青绿山水画,是不是也能像他修复古画的技术一样耀眼。 第二个原因则是,假如真的决定选择向南来做接笔,那就必须拿出一个让其他人心服口服的理由出来。 这份《千里江山图》局部图的临摹作品,就是最好的理由! 第31章 就是你了 忽然接到临摹《千里江山图》局部图的任务时,向南是懵逼的。 当然,他只是愣了几秒钟,很快就反应过来了,立刻点了点头,一脸认真地说道:“好,明天中午之前,我会准时把作品交上来。” 晚饭,是在食堂里解决的。 胡乱填饱肚子以后,向南就一个人躲在文保科技部的会议室里,准备开始工作。 临摹古画,前期工作很重要。 既然想要达到惟妙惟肖、以假乱真的效果,那么在材料的选择上,就要苛刻得多了。 “还是得使用古代绢纸来临摹。” 向南想了想,拿出手机给贾昌道打了电话,将事情说了一遍。 贾昌道很爽快,一口应了下来:“哈哈,不就是要一点北宋的古绢吗?没问题,我马上安排人给你送过去。” “贾教授,谢谢您了!” 挂了电话,向南也是舒了一口气。 贾昌道说得轻松,实际上,对于一般人而言,古绢并不容易获得。 在书画修复行业里,如果有古画需要修补画芯,所采用的古绢大多来自没什么名气的古画。 这些古绢,在修复装裱店也有出售,但价格极其昂贵,毕竟古绢属于消耗类物品,真的是用一尺少一尺,用完了就不可再生了。 而且更重要的是,并不是所有古绢都可以用,还要同时代的古绢才可以。 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,和科技的发展,每个朝代的画家所使用的绢纸材质并不一样。 在唐朝以前,画家多用单丝绢;唐五代时期又多用双丝,唐绢粗而厚密,五代绢粗如布。 北宋时期,国家设立画院,画院用绢净而细密,光润如纸。 元朝用绢与宋相类,但质量多不如宋绢;清朝以前画家们大都用园丝绢,明末清初画家们才开始大量使用扁丝绢。 也就是贾昌道身在故宫博物院,否则的话,向南一时间想要找到北宋时期的绢纸,那还真不容易。 过了没多久,贾昌道指派的人就将绢纸送到了会议室里。 向南连声感谢,将人送走以后,便关了会议室的门,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。 实际上,在他的右眼里,“回溯时光之眼”又开始回放王希孟作画时的场景。 又是那间熟悉而又简陋的民房。 窗外,下着蒙蒙细雨,偶尔一阵寒风吹过,将不知道什么时候蒙在窗户上的破布,吹得“哗啦啦”直响。 一位身穿青色长布衫、面容稚嫩,唇上刚刚长出了一层灰黑绒毛的少年,手握着毛笔,正弓着身子,凝眉专注,一笔一笔在绢纸上细细描画。 随着他的动作,巍峨连绵的山峦出现了,飞流直下的瀑布出现了,碧波荡漾的湖泊出现了…… 青山绿水,小桥人家,渔船唱晚,沿街叫卖的货郎……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场景,如妙笔生花般,跳跃着呈现在了画卷上。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