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4页
乐呵呵半天的曹承终于反应过来曹恒是话里有话,敛了欢喜的神情,头抬起看着曹恒,“母皇,母皇是有什么想法?” “没什么,你高兴就好。”总不能曹承刚松一口气,还没来得及高兴一下,她就把武校里的那些事告诉曹承。 “承儿没有了解过武校?”虽说不想把武校的事情告诉曹承,曹恒觉得自己还是应该问上一句,曹承这位大皇子有没有细细地了解过武校。 ……听到曹恒没有怪罪之意,曹承正高兴着,没想到高兴没一会儿,听到曹恒的问题。 曹承想了想对武校的印象,“武校,不就是读书的地方,有什么特别的?” 行,果然是没有真正去了解,没有,那就更不用说了,叫他好好高兴高兴,将来的事,等等再说。 “以后你就知道了。”曹恒这会儿没有要解释的意思,左思右想都觉得一如曹恒说的,以后他就会知道了,那就先不管。 乐滋滋地昂头道:“母皇,我先回去睡了,母皇也早点睡。” 心里的大石终于放下,曹承跟曹恒说完话,立刻开心地跑了。 曹恒……这样心大的儿子,怎么看都不像是她生的。可惜她是亲眼看着人抱起来的,儿子是假不了,心再大,也得学点本事。 以前是放养,进了武校,考进去只是开始,接下来的学生生涯才是关键。 这就得细细说说武校了!武校是曹盼在世族们明显看不起武将的前提下,对应太学而建的学府。一开始就是想要让武将们的后代者可以多读书。 世族们看不起武将是为什么,正是觉得武将粗鲁,如果武将不粗鲁了,他们还能说什么? 政事堂诸公除了一个兵部尚书外,必须有两个懂武事的人,这个规矩既由曹盼定下,为了让人无可攻击,武将的素质提高是必要的。 这样一来,都是曹盼一手带出来的武将们,自是唯曹盼马首是瞻,不就是读书吗?当年他们没书读,大字不识几个,曹盼在军中教着他们一个个都读书,他们为了做一个将军,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都去学,儿子女儿们,当然也得送过去,给他们未来的前程拼出一道光明大道来。 揣着这个念头,一个个都是老老实实的送了儿女进武校,没两年,一开始叫世族都看不上的武校学生们,那是一毕业直接赴战场,彼时天下并未一统,这些人表现得不仅会打仗,更是能安顿后方,哪怕都是刚从学校出来的人,也比太学的人好多。 武校里不仅教人读书识字,懂道理,每月一考的题目都是千奇百怪,没有一样是重的,但考的都是是治国安民的策略。 理论有,操作也必须供应,朝中所遇之事,武校的老师们都会提出来让他们讨论,更是让他们参与大魏治国安天下的事里。 所以,这样出来的人,那是太学能比的? 曹承以为考进太学,将来就能跟之前一样,该怎么上课就怎么上课?不,但凡进去了,再不想学的人,在那样的环境下,他们都得要学。 女帝陛下露出一抹深思,但不知曹承究竟能学到几成? 很快曹恒就知道了,武校考试成绩一出来,三日后便是开始上课的日子,曹承是高高兴兴地去上学,曹恒只让一个阿狐跟着去,旁的人,一概不能带。 阿狐心里是犯嘀咕的,按理来说他这样的市井之人,就算曹恒网开一面留着他伺候曹承,也不应该是这样全然托付的模样。 就算心里想这个问题,阿狐也不敢到曹恒的面前去问,只能乖乖的,麻利地把曹承照看好。 但是吧,曹盼在武校是立了规矩的,进武校的人,一概不许带侍从婢女,不听话的人就从哪里来回哪里去。 阿狐将曹承送到了武校大门,然后曹承只能自己背着东西进去,阿狐在外头等着是心里直犯嘀咕的,然后不出意料,下午下课出来,曹承脸上挂着泪痕的出来,身上衣裳上都是墨汁,说有多可怜就有多可怜,以至于阿狐见着没能忍住,“殿下跟人打架了?” 不能吧,武校里头还有不知道曹承是大皇子的人,敢跟曹承打架? “没有。我,我不会放墨,不会磨墨,自己墨着全都洒了。”曹承闷声地说,阿狐…… 好在没有打架,所以阿狐是大松一口气,赶紧地与曹承宽慰道:“无妨无妨,今天不会,明天会就好,不用怕。” “武校里的人都好厉害,我虽然比他们大,先生问的问题他们都能答上来,只有我,哪一个都答不上来。”曹承说到眼泪又落下来了,阿狐…… 这个得要怎么劝曹承,根本没法劝,你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跟一群学霸呆在一起,叫人们给虐了,同样也是学渣的阿狐哪能说什么。 “殿下要不回去问问陛下和皇后?”阿狐觉得这些事一定要让曹承去找曹恒和夏侯珉,这两位都是为人父母的,那也不能白担了这个父母的名声,曹承遇到问题就应该去找他们。 “对哦!”在曹承的记忆里,曹恒是最厉害的人,夏侯珉是其次,找他们问问题,一定都能解决的。 一把抹了泪,曹承连忙地道:“我们回去,我要去见母皇和父皇。” 小祖宗只要不哭,不问他答不上来的问题,阿狐对他要做什么事都是一点意见都没有。 在曹承哭的这会儿,曹承今天在武校做的事,什么反应全都传到曹恒的耳朵里,曹恒也不急,什么人,做什么事都是从不会到会!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