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2章 从容自若
忙活了一上午,李嘉这才歇了口气,让御膳房准备一些菜,凑合着吃下,还没动筷子,他又想起来一件事,连忙又派人让去政事堂,让几位宰相过来。 几位宰相也是一脑门子的疑惑,但连忙收拾一下仪容,来到了书房,与皇帝一起用餐。 由于是分餐制,李嘉桌子上的菜肴不过五六碟,而各位宰相桌上的菜,也只有四五碟,格外的寒酸。 “朕自入了皇宫,续了唐统,但一直在思量,前唐虽有安史之乱,但却依旧中兴,但为甚到了黄巢之乱,却失了天下,诸位相公乃大才,还请教我!” 李嘉吃了一口白嫩的鱼肉,叹了口气,目光看向了四位宰相。 宰相们两两对坐,由于是皇帝赐宴,心思根本就不再饭上,听到此话,瞬间精神一震:皇帝这是考较自己啊! 作为臣子,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才能,而是能不能获得君心,君心在握,白痴都能升官。 这是个表现机会,几位宰相目光流转,心中思量着。 唯独首相钟允章不动声色,心中波澜不惊。 “启禀陛下,安史之乱时,朝廷上下齐心,地方忠君无二,故贼军匪徒,犹如脱水之鱼,离山之虎,蹦跶不了几日!而黄乱,地方不靖,中央不安,自是倾颓!” 钟允章的回答,中规中矩,李嘉只是点点头,面无改色。 “钟相公所言极是,但在臣看来,前者之时,有肃宗、代宗两位明君,麾下有郭令公等良将,自然肃清匪徒,中兴大唐,而后者,熹宗荒政,地方二心,黄乱难消!” 首相与次相都发言了,张琮与孙钊二人则只是满口夸赞: “两位相公所言极是!” “不错,崔相公所言正是!”李嘉夸赞道,“熹宗喜爱马球,尝以球定官爵,荒政乱为,中央不振,地方官吏剥削百姓,乱为无道,此乃前唐所以倾颓也!” “朕入了皇宫,满眼的珠宝金银,越王失政,也莫于此!” “陛下圣明——”四人连忙赞叹道。 “大唐复立,千头万绪,怎可奢侈无度,浪费钱财?即今日起,内库珠宝首饰,一律变卖,购买之军械,以强吾军,朕之膳食,每顿不超过六菜,后宫如是——” 李嘉感叹一声,对着一旁服侍的田忠吩咐道。 “诺——” “诸位相公乃百官之长,也应如此!” “臣等有罪!”宰相们立马跪拜接旨,配合这番表演。 随即,皇帝变卖珠宝强军,每顿只吃六个菜,戒奢靡的消息,传遍了整个兴王府,又在有心人的帮助下,传遍全国,乃至于诸国之中。 而那些早就来到番禹,准备参加四月份的恩科考试的贡士们体到这个消息,心中纷纷填满了报国之心。 有这样的皇帝,大唐怎么不复兴,一统天下? 随后,整个番禹城的客栈开始爆满,原本无心科举的士子们,听到这则消息,纷纷前往京城,准备报效大唐。 神武元年,二月初五,建武镇,邕州,李府。 由于李嘉只是受禅,还未正式的举行登基典礼,所以李维老爷,还没有被封为太上皇。 但,李府门外,已经挤满了人群,排起的队伍,将整条街都堵住了,还未见消一些,反而更多人前来。 “门外的人还是这样多么?”躺在椅子上,李大老爷日渐消瘦,但精神挺足的,随口问道。 “老爷,门外的人多得很呢!赶都赶不走,还要排着队送礼,真是的!”一旁,侯惠娘瞧着老神自在的李大老爷一眼,欢喜道: “东西多得很,好多都是未曾见过!” “哼,整个岭南都是我们李家的,这点东西算得了什么?”李大老爷中气十足,眼眸中满是不屑: “送礼的都记下来,以后再还给人家,至于那些攀亲戚求官的,一律撵走,些许小恩小惠就想求官,想来也不 是啥好东西,只会败坏我大唐天下!” 李老爷傲气的很,李家好不容易坐了天下,岂能败坏掉,这是短视的人所为的。 “老爷,昨天大哥儿派人来了,等过几天,让我们去京城,你这个太上皇还不进京,百官们都求着呢!” 侯惠娘立马转移话题,笑道。 “太上皇虽然不错,但邕州才是我的家啊!人老了,活了几十年,也不想挪窝了!” 李老爷听到这,叹了口气,名位虽说诱人,但年岁大了,落叶归根,也是常理。 “您是太上皇,我就粘了光,成了太后了,而二哥儿就是亲王了,咱大哥儿就是有本事!”侯惠娘喜滋滋地算着,别提多开心了。 “啊母,阿母,我呢,我呢?”时年三岁的李宾,流着鼻涕,不断地跳跃着。 “你啊!你就是亲王咯!”侯惠娘点了一下他的鼻子,笑道。 “我呢,我呢!”一个两岁多的小姑娘,也跳着喊着,扎着两个花辫子,口中抓着一块酥饼,穿着花红的小袄子,漂亮极了。 “我家的大姐儿,就是长公主咯!”李老爷一手把小姑娘抱在怀里,亲昵地说道,至于次子则趴在母亲怀里,羡慕的看着。 李老爷信奉抱孙不抱子的传统,所以对于儿子,一直板着脸训斥着,只有对于李薇儿时,才有好脸色。 “我们要去京城吗?”小薇儿仰着头,好奇的问道,声音脆脆的,显然,她刚才听到了那些话。 “是的,咱们一家人都要去京城了,咱们大姐儿要成为长公主了,开不开心?”李老爷看着这个乖巧的人儿,宠溺地说道。 “那就能看到大哥了吗?”李薇儿再次问道。 “我要看大哥,我要看大哥……”趴在母亲怀里,注意力却集中在父亲身上,李宾立马欢快起来,大喊道。 不过,李老爷眼睛一瞪,小家伙就熄了火,撅起了嘴唇。 自从李嘉走后,李郎君就成了府邸最热门的话题,关于他取得的每一个成就,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,从小就听惯了李郎君事迹,两个小家伙自然对其好奇不已。 “是的,大哥儿就在京城,咱们很快就能见到他了……” 李老爷这个时候,也分外的想念起自己的长子,他离开家,已经两年了,这个继承自己家业的孩子,给予他极大的惊喜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