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9节
“参见陛下!” “给诸位爱卿赐坐。” 几位朝臣谢恩后,分别落座。 文德帝背着双手,在大殿内来回走了好几圈。 最后,他的目光从每个朝臣的脸上扫过。 “朕已过耳顺之年,身体老迈不堪。为大周江山社稷考虑,朕打算立皇储。” 众臣大惊! “陛下春秋鼎盛……” “说废话就滚出去。”文德帝怒斥拍马屁的朝臣。 一时间大家都不敢说话。 最后,还是陆大人站出来,“陛下心意已决?” “正是!” 陆大人再次问道:“不知陛下属意哪位皇子继承大统?” 文德帝的目光,再一次从每个朝臣脸上扫过,“朕还没有决断。想先听听诸位爱卿的意见。” 朝臣们面面相觑。 陛下是真想听他们的意见,还是试探? 文德帝心知肚明众臣心中在想什么,“但说无妨,说错了也不要紧,朕恕他无罪。” 众臣依旧迟疑。 文德帝干脆点名,“陆爱卿,你属意哪位皇子?” 陆大人沉吟片刻,“启禀陛下,微臣以为秦王殿下堪为储君。” 文德帝不置可否,继续点名。 有人支持刘诏,有人支持四皇子刘议,还有人支持二皇子刘评。 文德帝听完每个朝臣的意见,问道:“几位皇子中,谁能力最强?” “若说办差能力,微臣认为二皇子当属第一。” “臣不同意。论勇武,谁比得上秦王殿下。” “秦王也只有勇武可以称道。” “荒谬!你们眼睛都是瞎的吗,秦王先后在兵部,尚书省当差,期间表现可圈可点,哪里不如二皇子殿下?” “但是二皇子殿下……” “休要制造事端。秦王殿下乃是嫡长,在嫡长没有明显过错,并且还有大功在身的前提下,越过嫡长立庶子为储君,此乃祸国殃民之策。陛下,请诛胡大人。” “姓陈的,你分明是公报私仇。你才是祸国殃民的奸贼。” “不管大家怎么争论,以嫡庶论,四皇子都比二皇子更有资格被立为储君。四皇子既是嫡出,办差能力也是有目共睹。” “微臣反对立四皇子为储君。” 陆大人站出来义正言辞,“四皇子后院不宁,庶子众多。若是他为储君,可以想象,将来后宫必起纷争,进而引起朝堂党争。秦王殿下不一样,三个儿子全是一母同胞的嫡子,在很大程度上免去了后宫纷争,最大可能的减少了党争。而且秦王妃也比议夫人更有资格成为皇后,统领后宫。” “这都是一面之词。四皇子也是嫡子……” “但他不是长子。比起嫡子,嫡长子是不是更有资格?而且秦王殿下还有军功在身,以他的军功,若是武将,封侯都有资格。” “储君之位,岂能光靠勇武。” “储君之位当然不能光靠勇武,但是没有勇武的储君必定不是合格的储君。很明显,秦王殿下是最合格的储君人选。” 陆大人坚定不移的支持刘诏。 就如当初顾玖要求的那般,必要的时候,请坚定地站在刘诏这一边。 此刻,陆大人是在尽忠,也是在兑现承诺。 他是文德帝的心腹谋臣,别人看不清文德帝的心意,他看得一清二楚。 他知道,文德帝心中早有答案。只是需要借臣子的口说出来。 陆大人愿意当这张嘴。 所以他据理力争,步步紧逼,不曾退让半步。 “请陛下治陆大死罪。他分明是要结党营私,内外勾结,居心不良。” “居心不良的人分明是你!四皇子殿下给了你多少好处,让你不遗余力的替他说话。” “荒谬!臣忠心体国,一心替大周江山社稷着想。” “你分明是在替自己的私利着想。陛下,微臣恳请诛杀刘大人。” “姓陆的,本官和你无冤无仇,你休要胡乱攀咬。” “刘大人慌了吗?你心头没鬼,你慌什么慌。” “陛下,微臣冤枉啊!” “够了!全都闭嘴!陆爱卿,陈爱卿留下,其他几位爱卿全都退下。” 文德帝一发话,没被点名的几位大佬,立马知道大势已去。 大家面面相觑,颓然而沮丧。 秦王殿下竟然胜得如此轻易而简单。 同其他几位先帝在位时,白热化动刀子甚至逼宫造反的夺嫡之争比起来,太特么的不可思议啦。 没死人! 没造反! 没人动刀子! 没人逼宫! 什么都没有,储君之位就定了。 这这这…… 怎么可以如此简单? 这让他们做大臣的,情何以堪。 有种毫无用武之地的感觉。 太伤心了。 感觉心都碎成了一片片。 他们这一届朝臣,一定是最失败的朝臣。 没有腥风血雨的夺嫡之争,哪有资格被史书大书特书。 嘤嘤嘤! 让他们找个地方疗伤去。 第921章 传位诏书 “朕打算立秦王为储君,二位爱卿以为如何?” 文德帝终于抛出自己的想法。 “陛下英明!” 两位大人齐声称是。 文德帝捋着胡须,笑着说道:“二位爱卿对秦王的评价,在朕看来很公允,也很客观。秦王是嫡长子,有军功在身,而且在朝中历练多年,可谓是文武兼备。” “陛下所言甚是。” “陆爱卿,朕想让你书写传位诏书,你可愿意?” 陆大人大惊大喜。 书写传位诏书,可是莫大的荣耀。 孙家为何能屹立朝堂上百年几代人不倒? 就是因为孙家拥有书写传位诏书的无上荣耀。 当孙家失去了这份荣耀,也就意味着孙家开始败落。 任何皇帝登基,都会对书写传位诏书的臣子格外优容。 李秉明李大人,为先帝书写传位诏书,确定了文德帝的正统地位。 所以当文德帝登基后,即便对李大人多有不满,却依旧重用他多年。最后还任命他为首任西北大都督。 若没有书写传位诏书的荣耀,文德帝肯定在登基初始,就将李大人罢官去职,让他回乡养老。 陆大人平复激动的心情,恭敬道:“微臣愿意!” 一旁的陈大人满腹心酸,一脸羡慕嫉妒恨。 这么大的荣耀,他连边都没摸到。 不过想想也知道,此等荣耀,陛下肯定是给心腹谋臣,而不是新晋朝臣。 常恩备好文房四宝。 陆大人提笔书写传位诏书,一撮而就。 仿佛早有腹稿。 书写完毕,请文德帝过目。 文德帝修改了几处措辞,陆大人誊抄一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