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在线阅读 -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步之谋

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步之谋

    从砍伐树木到木材热处理,让木头弯起来,需要时间,这是再多人都没办法加速的物理规律。

    所以,如果要在战时制作巨型轮毂,可能会赶不上。

    车轮是最花时间最难做,且是车辆最关键的部分。

    而像车架,就好做多了。

    李孟羲于是想到,是否可以先把巨型车轮做好,然后随军带着,等需要攻城的时候,可以用现成的车轮,快速制造出轮毂巨大通行性很好的攻城椎。

    这个方法很可行。

    攻城需要不了几个攻城椎,一辆攻城椎需要四个轮毂,带上十二个成品轮毂,便足够快速制造所用了。

    车轮可以用板车载着,一辆板车最少能装两个轮子吧?

    想着,李孟羲突然拍了下脑袋。

    虽然方法极好,但是无法操作,军中现在板车急缺,众多缴获都到需要人来背的程度,哪有空闲的车奢侈的来放车轮。

    李孟羲这时突然感到军队运力的重要性,也深切的明白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这句话,有多么正确。

    木匠营只是看到李孟羲站着发了好一会儿呆,他们却不知道,李孟羲已经在发呆这会儿,把好多关键问题想明白了。

    需要个超大的车轮,李孟羲抬头看着城门洞想着,至少半径得是现在板车车轮的两倍才行。

    攻城椎到这儿,没多少大问题了。

    李孟羲找来水袋,爬上攻城椎,往攻城椎上倒水,然后指着渗水的棚顶,耐心的给这些技术人员讲解着,如果是热油渗下来,就要命了。

    所以,攻城椎外面或者里面,应该用皮革挡上一层,才万无一失。

    攻城椎没什么大问题了,李孟羲下令让自己一夜没睡的部下们好好休息去。

    城上城下,新的一天开始,乡勇们攻守正酣。

    李孟羲走到城门洞之中,他看了一眼城门洞的宽高,又回头看了一眼几乎和城门同宽高的攻城椎。

    突然李孟羲又想到了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攻城椎从城外推到城门洞中是一个过程,撞城门,是另一个过程。

    城门被撞破后,是第三个过程。

    那么攻城椎是大点好呢,跟城门洞一样宽,可以替攻城椎后的人遮挡来自城门处的攻击;还是窄点好呢,可以让我方攻城椎缓慢前进之时,攻城之士同时从攻城椎两边向前杀出。

    到底,哪种情形更好?

    若是大城,城门洞应该很宽,或许无法做到和城门洞一样宽的攻城椎,但这不是问题,可以数个攻城椎一起砸城门,攻城椎完全可以把城门洞堵满。

    李孟羲一个人站在城门洞中,对城上城下的厮杀声充耳未闻,他眉头紧皱,小小年纪,脸上浮现着和年龄完全不符的认真。

    李孟羲在脑海中推演着画面。

    画面一:

    如果我军攻城和城门洞一样宽,那么砸破城之后,画面是这样都——两军有着攻城锥的格挡,谁都无法攻击到谁。

    所以攻城方会拼命推着攻城椎往里边推,守城方会拼命往外推。

    自然,在这角力之中,比拼的是力气和人数,谁能推过对方就赢。

    想到这儿,李孟羲突然想到,可以给攻城椎加个棘轮,棘轮这玩意儿是定向活动装置,车轮向前转能撞,向后推就卡死了。

    所以有了荆轮,阻力向前推是滚动摩擦,敌军想把我们的攻城椎往外推的时候,他们的阻力是滑动摩擦。

    滚动摩擦一般约为滑动摩擦的三分之一左右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小小的一个结构,让我军瞬间有了三倍于滑动摩擦力的人力优势。

    荆轮这玩意儿春秋时期就有,能做。

    就算难做,前边说过,准备的是成品车轮,直接做好,攻城的时候用,不会耽误时间。

    李孟羲认真在心里记下了棘轮这个小构造,准备有空就找人做吧。

    然后,画面二:

    若攻城椎比城门洞过道窄很多,双方士兵可以从攻城椎左右向对方厮杀,这种情况下,与攻城椎本身的关系就不大了,而应该考虑士兵的武备和战术安排,看在城门洞的狭小空间之中,是用长兵好,还是用短兵好。

    这跟攻城类似,都是狭小的空间了。

    李孟羲想了好久,站着跟木头一样,刘备来了他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到底,破城之后,短兵相接这一个小小的过程,攻城椎是把城门洞堵满好呢,还是不堵满好呢,甚至是砸破城门之后,就把攻城椎出去别挡路呢?

    李孟羲眉头都快皱成川字了。

    很久之后,李孟羲有了点感悟。

    其实完全可以实际情况实际分析。

    如果我方是黄巾军,守城门洞的假设是汉末第一强军陷阵营,那么攻城椎应该是哪种?

    此时,攻城椎应该是把城门堵满。

    如果不堵满,让陷阵营从一边杀出来,我军黄巾直接被赶出来了。

    所以,应用巨大的攻城椎,或者好几辆攻城椎并驾齐驱,把城门洞堵住,然后向前推。

    这样,隔着墙一般的巨型攻城椎,双方只能推着攻城椎,单纯的比拼力量了。

    如此,纵然是陷阵营精兵,也没了丝毫优势,会被人数众多的黄巾军给挤回去的。

    陷阵营又怎么了?你隔着攻城椎捅死我呀。

    所以,我军精锐程度远不及敌军时,应该靠攻城椎开路,靠角力把敌军从城门洞挤出去。

    再换一种情况,我军是陷阵营,守城门洞的是黄巾军。

    那就不能再把城门洞堵住了,应该保证破城之后,城门洞前后畅通,发挥我军陷阵营的战力优势,短兵相接,直接打崩敌军。

    由此而推之,若换成守城呢。

    若我军是陷阵营,我军守城,若是黄巾军推着一个巨型攻城椎推着挤进来了,那一定要快点把攻城椎破坏掉,可以让一边人推,一边人用斧头砍,便推边破坏攻城椎,等用斧头砍出了一条路,那就跳出去,杀崩黄巾军。

    而若是我军是黄巾,我军守城,敌军陷阵营,已经杀到城门洞了。

    短兵相接肯定瞬间我军就没了。可以用巨型攻城椎堵在城门洞里,推着攻城椎玩命把敌军往外挤。

    陷阵营又怎么了,来隔着攻城椎捅死我呀。

    于是,这个不要脸的战法之下,一个奇迹般的战绩出现了——一伙连甲都没有的黄巾军,在城门洞中,扛了恐怖无比的陷阵营几个时辰之后,把陷阵营挤出去了。

    简直醉了。

    由此,思路延伸,李孟羲想到了一个应该有用的守城武器。

    一辆或者多辆前边都是刀剑的盾车,堵在城门洞里,士兵们推着刀车把破门的攻城敌军往外挤。

    这或许可以弥补我军士兵战力的不足,守住城池。

    一切想通了,李孟羲缓了口气,眼睛一抬,李孟羲看到了身前站着的一个人影。

    刘备,什么时候来了?李孟羲愕然。

    “孟羲,见你入神许久,可又有奇谋?”刘备笑着问。

    “略有所得。”李孟羲沉吟。

    然后,在城上城下的厮杀声之中,李孟羲把方才所得一一给刘备讲来。

    刘备听着,眼睛越瞪越大,满脸的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等李孟羲讲完,刘备看着脚下,神色震惊。

    就这城门前后,就一步路,竟有如此多的学问。

    李孟羲一步可思七谋。

    刘备感慨万千,他日李孟羲必成名将。

    刘备自思与李孟羲相比,自惭形秽。

    人与人之间果然是不同的,刘备心折。

    限定场景在城门洞中,攻城椎特定环境特定的用法;攻城椎改进之棘轮;守城器械之刀车。

    一步之间,步步为谋。

    这汉末乱世,名谋勇将辈出。

    而今,一个有趣的家伙来了,这满天下的豪杰英雄,当不会寂寞了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当初想写一本着重写古典军阵战法的小说,现在发现自己能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