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山寒[种田] 第211节
书迷正在阅读:甩了顶流前任后我火了、[综漫同人]身为普通人的我如何在横滨直播、夫人娇冠京华、妙手医圣、庄家团宠小福宝、开局就和未婚妻退婚、权少痴缠高冷妻、我家夫人甜又野、步步承宠:总裁囚爱成瘾、在她怀里俯首称臣
李青文要走了,江家的房子也晾晒好了,东西重新又搬了回去,给李青文和江淙特意留了单独的房间。 新家宽阔整洁,大人孩子都满脸笑容,但送行的那一日,依旧哭的不像样子。 来的时候只有江淙和李青文,走的时候可不单他们俩,还有齐敏和马永江等人,他们是要跟着江淙回边城的,也要一起出发。 离开洪州那一日,送行的人很多,女眷们不知道洒下了多少眼泪,李青文劝说的嗓子冒烟,衣服都被打湿了。 江家和到底也没硬下心来,抓着李青文的手,小声的说了两句。 李青文眉眼瞬间舒展,连连点头。 各家各户都给李青文拿了东西,吃的喝的用的,啥东西都有,其中竟然还有几个竹子编的绿色的蝈蝈,因为挺好看的,李青文准备拿回去给苏元宝,仔细的放了起来。 众人在岔路口,纷纷下马,冲着家里的长辈磕头道别,然后踏上了路。 这样的天气,吃的不禁放,他们十几个人吃个不停,但还是有不少馊了,只能忍痛扔掉。 当然,这种事情以后还不能跟家里的人说,要不一个个勤俭持家的,听说了又得心疼。 往北走时,没有来时那么顺利,他们路上还碰到了逃难的人,听说东边蕲州突发瘟疫,不少人都四处乱逃。 逃难的人并没有谁亲眼看到过死人,只是听到谣言就跑了,蕲州离他们这里很远,齐敏等人倒是不担心什么。 李青文却莫名的有些心神不宁,但仔细想想,也不知道为甚么会这般。 即便离的远,但世人谈瘟色变,他们还是换了路往北走,之后就再也没有碰到过逃难的人。 不走水路,经过的地方有很多村庄,马永江他们发觉,许多地方都挖了粪坑。 人和家里养的活物的屎尿都在粪坑里面,混杂在一起,下个雨,太阳一晒,那味道,简直是太臭了。 一问才知道,这是官府让每家农户挖的,还发鸡仔,鼓励百姓养猪和家禽,搜集粪便,放在粪坑里沤肥,另外还教他们熟粪完,再把粪给一遍遍的拍碎成粉末。 种田前,细碎的粪被拉到地里,一小堆,一小堆,待到开始种地时,撒完籽,单独一个人用簸箕铲粪堆,然后把粪一点点的撒到垄沟里面…… 马永江听说过,顶着大太阳打了个寒噤,“这、这太也恶心了。” 农户们却不嫌脏和臭,咧着嘴笑道:“听说这样弄,一年增产不少,真要这样,干啥都值了。” 只有发了财的人才有银子买地,大多数百姓一直伺候家里的田,只要能多打粮食,屎尿啥的一样当成宝贝。 也不是只有他们这里这样,别的县也在弄,好像是朝廷下发的命令。 在农舍歇息时,李青文同这里的老农一起说粪肥和种地的事情,那些老农先是很吃惊,因为李青文这模样一看就不是做这种粗活的,后来听他说的头头是道,便开始稀罕了,招呼周边的大家伙一起说话。 李青文特意看了他们这里的土,是大梁最多也是最普通的黄土,跟老农们说,啥时候该往粪坑里拉几车土填进去更好些。 见李青文对这个如此上心,马永江撇嘴,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,“那些狗官天天瞎折腾,他们动动嘴巴,吃苦受累的还是老百姓。” 李青文道:“这样是管用的,给马儿吃草,它才能跑,种地也一样,一直要给地上粪,这样长庄稼才有劲。” “仔儿?!”马永江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,瞪着他,“你这还没做官呢,都开始为那些狗东西说话了,以后跟他们穿一条裤子,是不是就不认我们这些兄弟了?” 李青文吐了两口气,“我不是为他们说话,是为我自己。熟粪的事情,是我考试时写上去的,户部的人还特意因为这个找过我。” 虽然是官府的命令,但每一条都是他的主张,李青文也很意外,没想到朝廷不但采纳了,而且还动作这么快。 众人闻言一起看过来,俱是一脸惊诧,他们以为考试都是些附庸风雅的东西,咋还考这些腌臜的玩意? 虽然有点不敢置信,但李青文不会说谎的,马永江立刻改口,“仔儿说的有道理,哪能又让马儿跑,又不给马儿吃草的。” 其他人也立刻觉得粪坑是个好东西,虽然臭了点。 一边走,李青文也在打听之前并州过来的流民,还真让他碰到了两家人,但是他们从前是做买卖的,有些积蓄,跑了之后在这里重新生活,并州的房子已经回去卖了。 路上,一行人说的最多的便是陶若凝的爷爷和孙家的案子,马永江和齐敏都挂念心上人,自然想要早点替他们洗刷冤情。 这两桩案子比他们当初的要复杂些,一个是因为画中对朝廷含沙射影被判罪,一个是文书中出了重大纰漏,致使。 陶若凝的爷爷只是个画画的,深居简出,老爷子耿直,因为不愿意给一个贪官作画,得罪了人,被诬告,对方势力大,而陶家只剩下陶若凝一个女子,无法撼动对方。 这几年,为江淙他们奔走时,李青文也在关心这个案子,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怎么的,诬陷陶若凝的爷爷的人,跟林唯盛的事情还有些瓜葛。 当然,他之所以知道,还是因为苏树清的告知,怕李青文鲁莽行事会出现什么差池,苏树清私下里说了一些林唯盛的那个案子。 林唯盛当年的确参与了策书的书写,因为他文采好,一个好友特意跑到隔壁县求他动笔,出事之后,他的好友被斩首,却没有供出他的分毫。 之所以这个案子会被翻出来,并不是那策书多么的重要,是因为朝中两股势力在相互斗,有人想利用林唯盛来杀人。 林唯盛到底是不想牵累家人而自缢,还是因为当年的事情而愧疚,亦或者是被人所杀,真相到现在依旧没有浮出水面。 这个时候,李青文是期望考试能够顺利,他能入朝为官,不管大小,也能为二哥分忧解难。 第236章 一行人在六月到了京城, 李青宏看到他们也是高兴坏了,毕竟许久不见。 马永江他们也住进了东城的院子,第一次看到羊蝎子火锅店里这么多人, 一个个洗把脸, 都想尝一尝。 因为铺子里没空桌,他们便在后面屋子里吃,不管是羊骨头还是调料一个都不差,十几个人吃出来的羊骨头端下去一盆又一盆, 一个个吃的都很尽兴。 听说羊蝎子火锅马上就要开第三家, 马永江问啥时候能在边城和洪州吃到这个。 边城倒是还好说, 把配料告诉娘亲和姑姑她们,想吃自己家就做了, 但洪州可有点难,李青宏分身乏术, 没法扔下京城的这些跑那么远。 回来的第二天,李青文没看到二哥回来,以为大理寺忙,只问了一嘴。 李青宏说有事去了蕲州, 李青文和江淙离开后不久, 二哥就动身去了, 没说甚么时候回来。 听到这话, 李青文手里端着的蜂蜜水的碗一下子就掉在了地上,一声清脆过后,碗被摔的稀碎, 蜂蜜水撒了满地。 “去、去了哪里?”李青文问道。 “蕲州啊。”李青宏不明所以的看着他, “仔儿, 咋了?” “我们回来的路上, 听说蕲州出了疫病。”李青文有些胸闷,虽然他竭力劝说自己,二哥可能没有那么倒霉。 李青宏愣住了,旋即也开始害怕起来,他一直在京城,并没有听说这事。 疫病这种东西十分可怕,不少地方一旦发现这个,十户不存一,一个村子,一个镇子的人可能无一幸免,世人谈之色变。 李青文和李青宏立刻就要去往蕲州,江淙知道后,先去了大理寺,想要问清楚李青卓到底去了蕲州的哪里,他们去找人也好找些。 但是,大理寺的人却说,李青卓去的是青州,二月时走的,按照道理应该早回来了,迟迟未归,不知缘故。 青州和蕲州挨着,但是,明明去青州取案卷,为甚么在离开的时候对家里人说的是去蕲州? 虽然不明白,但是现在也不是想这个时候,江淙和李青文等人再次出城。 蕲州在东边,从京城星夜赶路,六七天就能抵达。 但是,他们才走了四天,前方的路就被封了,几步一岗,十分森严,人和马都不得通行。 见状,李青文更慌了。 很显然,蕲州是真的出了事,所以才会阻拦里面的人出来,外面的人进去。 江淙去打听,那些官兵却缄口不言。 就在他们准备绕路而行时,马永江他们从后面追了上来,说是李青卓回来了。 李青文立刻调转马头回京城,看到二哥的一瞬间,脑袋里的那根弦,这才松开。 虚惊一场,李青文禁不住问道:“二哥,你不是去青州取东西,咋去了蕲州?” “顺路去蕲州做点事情。”李青卓知道家里人为他操心了,解释道:“没说清楚让你们受惊了。” 之前的那些天,李青文的确吓坏了,不过看到人好端端的,也就慢慢好了。 李青宏也问他有没有遭受到蕲州的疫病,李青卓只说,他出来的时候尚早,疫病还没有蔓延。 虽然李青卓的事情让他们可是心惊肉跳了一阵子,但很快,李家也有喜事——李青宏要定亲了,对方正是他两次上香途中相助的陆雪宁。 陆家是前些年搬到京城的,陆雪宁有个读书的哥哥,跟李青卓一样,也是在考试前去庙中给哥哥求福,所以才有了两个人这段缘分。 定亲是大事,理应李家和陆家两家一起商定,但是李家长辈都在边城,这就有点麻烦。 陆家人都挺通情达理的,再加上对李青宏十分满意,陆雪宁的父兄愿意走一趟边城商谈此事,所以李青文和江淙等人,再加上李青宏和陆家的几个人准备好后,一同从京城出发,坐船回边城。 在离开之前,他们买下了城郊路边的一块地,大约两三亩的样子,在京城往南的主路上,离各个私塾不远,人来人往很是热闹。 这块地是从几个卖家手里买的,原来是各种歇脚的茶肆或是吃食店的,被一块买下,通通推倒,临街的依旧盖成火锅铺子,后面的那些地,李青文准备建成房舍,供往来行人和附近的读书人食宿。 道别时,苏元宝掉眼泪了,哭着要跟李青文一起去边城,但是太远太辛苦,李青文舍不得他遭罪,只说等以后长大了,一定带他来。 最后,苏玉宝买了许多肉给李青文,让他带给狗狗。 当然,离开时,这些肉都加了盐巴,做成了肉干,要不不出一天都得臭了。 采买好东西后,一行人被送到了码头,上了船。 通往临肃的船依旧是船老大他们在忙碌,因为熟悉了,李青文他们不再像从前那般拘谨,江淙帮着扯帆,李青文则用泥炉子烤鱼吃。 陆家是客人,有甚好东西自然得紧着他们来,陆家大哥虽然是读书人,却不迂腐,虽然没在家里做过这些事情,但也笨手笨脚的帮忙,并不只等着吃。 江淙他们不白坐船,在京城买了不少东西给船老大他们,投桃报李,船老大他们也将新鲜的海物拿给他们弄着吃。 因为结果还未出来,李青文暂时不用再埋头苦读,坐船的这些日子,变着花样弄吃食,不光是马永江他们再次尝到的美味,船上其他人也多多少少吃了些,对李青文的手艺赞不绝口。 同样的鱼,李青文只撒了些粉末,就变得特别好吃,这实在是了不起。 这就是调味料的作用啊,李青文答应,回去只有,磨两袋子香粉给他们带过来,以后在船上就能吃到同样味道的东西。 船头有两个笼子里面养了鸡,长时间出海,光吃海物可受不了,因为一直有海风吹,倒是没有甚难闻的味道,只是略微有些吵。 一起说话时,才知道,临肃换了管事的人,虽然流犯们依旧出海,但不像从前那般频繁,总算能歇口气了。 不知道怎么说到了那些逃荒到临肃的人,船员们说,有一些人回拢北城了,在其中,李青文和李青宏还听到了熟悉的名字,但并没有开口再询问其他。 闲适的日子总是很短暂,他们抵达临肃,下船后,换成了车马。 陆家这几个人不会骑马,当然要坐车,他们看到北方壮阔的荒野,俱是惊叹不已,李青宏在身边照顾着,他们是第一次上门做客,还是要走这么远的路,自然要周全些。 李青文虽然往返边城许多次,但鲜少在这个时节走动,多半都是下雪的时候,看到周遭的一切,颇有几分怀念的感觉。 他们行到密林之后,路的两边便能看到整齐的小树,听说这些都是李青文他们栽种的,陆家人满脸震惊。 他们以为,在这种地方求生本来就不容易,没想到竟然还能下这份苦功夫,真的是令人佩服。 还没看到边城的影子,他们路上反倒先遇到了放羊的李青风和一群大狗。 李青文早就听小四哥说,在安阳关买了几百只羊回来,亲眼看到这么多山羊,依旧觉得可真是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