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页
书迷正在阅读:对女主下了春药之后(古风扶她百合)、狮心岛漂流记(nph)、出轨隔壁猎户(1v1 h)、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、不良少女与木头班长(简)、剩夏的初恋(1v1 H)、人间四月(妙夺父心)、将军女儿身、性爱大学、美人有毒(快穿)
据今人所编《对联集锦》载,相传清代的时候,江南某地有一位名士,游览四川成都望江楼薛涛故居时,触景生情,写了一句上联:望江楼,望江流,望江楼上望江流,江楼千古,江流千古。这位名士在成都住了半年,日日登上望江楼,天天苦思冥想,却始终对不出理想的下联,因此,郁郁回乡去了。百多年来,到望江楼的游客成千上万,有谁能续此下联呢? 无数文人贡献出来: 问天台,问天阙,问天台中问天阙,天台何年,天阙何年 印月井,印月影,印月井中印月影,月井万年,月景万年 思神州,思神筹,思神州时思神筹,神筹万代,神州万代 (……) 第18章 以咏歌言志向 青云书院,枫林。 时节未入深秋,枫叶还未红透,黄色的枫叶也已开得漫山遍野,映着那蓝天白云,房屋瓦舍,清泉水流,倒像一幅清浅的水墨画。青云学子的居所,就在这层林尽染之中。 穿过露天穿堂和长长的抄手走廊,路过一道山道,盘旋曲折。闻得流水声越来越响,草木芳香愈浓烈,再进得一道古朴的垂花门,众学子眼前一片开阔明朗。 此时,日薄西山。清溪幽幽,枫树掩映之中,伫立起间间雅筑。此地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。 众学子沉迷在如画的景色之中,耳边传来李为教务长的朗朗之音。 “此乃青云雅筑,为青云学子居所。每人一间。另,青云书院实行旬休制,每十二日可休沐两日,其余时日皆不得迈出书院一步。” 又有数名书童捧了一叠白色衣物走了过来。 “青云学子,皆统一以青云带束发,着青云服。” 李为教务长为每位学子安排了不同的房号,再嘱咐了一些事宜,便自去了。 众人领了青云服,推开一扇扇简朴的小门。 房间内陈设正好,一床、一桌、一椅、一柜,棉被等琐碎之物皆已备齐。 映着窗外那满山枫叶,此间煞是一块读书妙地。 第二日,众人就奉上了各自的束修。 云子陌和容城囊中羞涩,也没有假装慷慨,只拿卖菱角得来的银子好言托了书院里的厨子下山买了些许材料,又去后山取了毛驴一路驮来的锅碗瓢盆,自制了一些糕点奉上。 云子陌此举,夫子们笑纳,却被一些以齐珩带头的学子们暗暗嘲讽了许久。 终于到了讲学第一日。 青云雅筑内,青云学子皆束了青云带,着了青云服。 他们三五成群,走过枫林、越过山道、再穿过那长长的抄手走廊,从青云雅筑翩翩行至青云讲堂。 青云服修身又宽松。里衣素白,中衣是交领长衫,领口处呈竹青色,绣了几片小小的云朵图纹。外袍似纱质,又透不见内里的光景,宽大的袖摆处绣了几朵较大的云朵图纹。衣摆处尤为简练,并不拖沓。 玉色腰带上绣的云朵图纹围了长长的一圈。 青云讲堂内,正授国学课业。室内学子芸芸,一派飘逸潇洒。 青云讲堂十分之大,可容纳百人有余。侧方墙壁悬挂了梅兰竹菊等风雅字画,正中墙壁雕了两朵极大的青云纹,左右设一对联上书:书以常读乃及远,山因直上而成高。 下设一宽大书案,书案侧方雕有云朵纹饰,上置有一盏清茶、几卷书、一枚长长的戒尺。 书案前设一交椅,坐了一位孺衫夫子。隔着书案不远处是排排桌椅,桌上置有笔墨纸砚。 杨夫子的“国学之道”乃所有青云学子的必修课业。青云学子正凝神听学,云子陌、云容城、罗七安、苏景萧都在其中。 “今日且与你们谈论一番未来志向。诸位学子请随意发言。”杨夫子捋着胡须,摇头晃脑地缓缓道来。 “我想骑马上阵,保家卫国!” “我想刻苦学习,今后为君分忧。” “我想做一名司仪。” “我想做一名县令,护一方百姓安宁。” “……” 众学子纷纷激扬万千地道出自己远大的志向。 杨夫子左手捋须,右手持一枚长长的戒尺,缓缓走到众学子之中:“罗七安,笔试第一,你来说。” “尚未思。” 罗七安起身,双眸垂下,众人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。 “尚未思,待其日,定有方。”杨夫子微微一笑,示意罗七安坐下。 众学子心中一阵感慨。这就是第一名的光环,就算什么也不说,夫子也认为他肯定是最好的。 然而,若是志向过于高远,又岂能轻易吐露? “景萧,你何如。”杨夫子再点一人。 景萧起身,定定地道:“愿使百姓富足,天下安乐。” 杨夫子抬手示意景萧坐下,视线看向一处,道:“很好。云子陌。” 云子陌应声而起,脸上是一派安之若素,悠然而道:“秋之时,稻田丰收,桂花开遍,携亲带友,沐风咏歌,悠然而归。” 人群里开始叽叽喳喳了。 “他不是说要当商人吗? “怎么又改成农民了?” “胸无大志啊!” “我觉得还好啊!” “……” 一众学子看向云子陌,或鄙夷,或深思,或赞赏,目光不一。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