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页
那天海上阳光明媚,海风和煦,二十几个男生并排站在出发浮桥上,发令哨响—— 俞宇和一群人同时跳入海中,四处都是挥舞的手臂,打起的水花。万万没想到,现在他身体一头栽入海里,脑内就有一个深情男低音,如同魔音灌耳——“浔阳江头夜送客……” 这诗朗朗上口,还有节奏的很。 但很快,俞宇就发现了一个问题。 他跟着第一梯队的速度,游得太快了。 阎正单独和他抠过前八千米应该保持的速度——以俞宇目前的身体素质,一旦前期超过这个速度,后期很容易出现冲刺速度不足的现象——那个训练速度在《琵琶行》长期洗脑中,早和他的肢体节奏形成了某种共鸣。 可现在,他的速度和脑内《琵琶行》是不一致的。 现在第一名领游的是19号,俞宇知道那是程哲凡。但是,程哲凡游得太快了,把整个第一梯队都带得太快了。对于大部分运动员来说,在马拉松中早期保持这个速度,很容易提前耗竭。 俞宇定了定心,不再去看竞争对手的位置,按照脑内《琵琶行》的节奏,缓缓地慢了下来。 作者有话要说: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伸出友好的狗爪 1个;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三水 5瓶;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,鞠躬! 第37章 蓝色风暴 俞宇慢下来之后, 一下子就掉去了整个队伍的尾巴。眼看着第一梯队离自己越来越远,要说不怀疑人生,那是不可能的,俞宇觉得如果自己是条河豚, 现在已经炸成气球了。 这群人咋回事? 怎么一个个都冲这么快? 疯了?! 还是说, 他们平时训练赛还隐藏了实力? 俞宇游在倒数,内心备受煎熬, 身上每一颗细胞都叫嚣着想追上去。可无数次历史失败都教育他——在这长达万米的旅途中, 提前用掉力气会有什么样的恶果。 稳住。保持计划。安心做你的吊车尾。 俞宇按照脑子里的节奏, 有意识地控制着自己每一块肌肉, 保持正确的划水频率。 无脑循环《琵琶行》有一种令人安定的效果, 渐渐的, 他发现自己身边的运动员在哪里, 在干什么, 都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噪音。 天地间, 只有他自己。 他控制着自己的身体。 月牙湾公开水域赛道设置与珍珠滩一样, 都是标准2500m*4圈。阎正给他制定的计划是,前三圈按照训练速度游, 只在最后一圈之前进行一次补给。最后一圈游过第一个浮标, 就开始全速冲刺。 第一圈结束的时候,俞宇目测第一梯队头部“神仙打架”, 已经领先了自己两百多米,内心便心如止水。 算了, 最坏结果能是什么呢?今年冠军赛不去也罢。 等到第二圈五千米快结束的时候,大部分人进行了第一次补给,俞宇没有加速,稳稳当当地追上了一段, 缩小了自己与第一梯队的差距。前面的排名早已换了几茬,俞宇也不太关心了,只是发现当初领先的几个人都落到了中后游。 他依然保持着那个不快不慢的速度。 这个游速下,俞宇很放松。之前那五千米,就好像是一场温和的热身,他还有着充足的能量迎接下半场。 俞宇心底再次蠢蠢欲动起来——现在他只需要稍微快一点,就可以一口气超过包括程哲凡在内七八个人,游到前面去。这是一个非常甜蜜的诱惑,当然,也存在第三圈就和身边人前后竞速抢夺有利位置而陷入僵局的风险,那样的话,会浪费非常多的体力。 他脑海中,再次出现了那句话:“无论发生什么,都不要打乱你的节奏。” 俞宇跟在中游“人墙”后面,卡着一个不会被对方水波影响到的距离,继续loop《琵琶行》。 第三圈结束,俞宇补充了糖,精神也为之一振。 最后一圈! 俞宇在第一个浮标转弯处,决定超过去后就开始冲刺。 他前面这一茬有六七个人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,没人想在浮标转弯处浪费时间,所以,每次转弯,选手之间都会“贴”得非常近,也是游泳马拉松一个“特色”。 俞宇向来很擅长在变幻莫测的水流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。可这次,在激烈的“肉搏”中,他只觉得自己的肩胛不知道被谁的手肘狠狠地撞了一下,痛得他在心底骂了一声脏话,随后,他的脚好像在汹涌的水波里踢到了什么…… “哔——”教练船上一声哨向,有裁判拿大喇叭喊了他的编号。 俞宇在那个瞬间有点懵,委屈间混着一丝慌乱。 难道不是别人先撞我的吗? 凭什么被发黄牌的是我? 如果再被吹一次哨子,我是不是就直接违规出局了? 俞宇来不及细想,无数思绪又凝聚到了一个点上—— 去他妈的,先冲出去再说! 俞宇像是解开了什么枷锁,终于放手一搏。 他成了整场比赛,最早开始冲刺的选手。他率先从第一个浮标外游出,逐渐脱离了第二梯队,向第一梯队追去。之前队内几次公开水域练习赛,俞宇前期或多或少都和人提前竞速。所以,没有哪次冲刺,他像这次这样充满了力量。 他放弃了脑子里循环的《琵琶行》,如果要有什么BGM——海浪的起伏声,教练船的马达声,手臂落到海面上,脚踝打出的水花声,以及偶尔海鸥的鸣叫声——他在一瞬间豪情万丈——耳畔的这一切,就是战歌的声音!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