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团宠小福宝:七个哥哥宠上天在线阅读 - 第372页

第372页

    顾远羞愧点头,“小公子,我……惭愧。”

    不用出去看,就之前的军营中,到处都是可怜人,随便拉过一个,都能讲出一番血泪的往事。

    顾远知道,狗皇帝确实昏庸无道,若不是他被强征过去,他也早就投奔镇南王了。

    他之前被仇恨蒙蔽了双眼,一直都恨镇南王这边,觉得若不是镇南王造反,他就不会被征兵,不出来打仗,妻女就不会被爹娘兄弟磋磨,生死未知。

    但这种想法何其错误。

    狗皇帝才是害得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的罪魁祸首,而害得他妻女仨人险些丧命,更是和镇南王无关,而是他爹娘兄弟。

    小寒看他满脸愧色,转移话题询问顾远这几年的经历。

    顾远当下将自己到了军营后的事情说了一番,尤其是托人送银票去后得到的消息。

    “原本我是觉得妻女都不在人世了,又想着那投毒的计划九死一生,死了就能见到她们娘仨了才……幸好我没铸成大错。只求大将军能给我个立功赎罪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小寒安慰了顾远几句,忽然问了一句,“知源大哥,你真的是亲生的么?”

    顾远一愣,他从来没想过这种问题。

    不是亲生的?

    这不可能吧?

    若是说顾家没有儿子,抱养或者过继一个孩子很平常,用来传香火。

    可顾家就算没有他,还有哥哥弟弟,完全没有这个必要。

    可转念一想,很多往事又涌上心头。

    爹娘对他们兄弟三个,好像确实不太一样。

    自小,哥哥弟弟有鸡蛋吃,就他没有,若是能有,那也是数量差着。

    小时候他还会争竞一下,他娘只会极不耐烦地表示他身体不好,不能吃太多。

    他小时候确实身体不好,也就信了这话,吃饭的时候,大鱼大肉都是兄弟们吃,他自己吃点青菜肉沫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到后来读书,原本借口他身体不好,不许他去的,后来还是族长伯伯过来询问,才有了他读书的机会。

    顾桥顾海都不喜读书,两人上课时候都在睡觉,只有顾远一个人努力,到后来两兄弟不肯读书了,爹娘就不肯再让他再读书。哪怕顾远学业很好,夫子说他有中举的希望,将来能光宗耀祖,可爹娘却根本不在意。

    到成了亲,爹娘对他嫂子弟妹,和对他的妻子女儿更是亲疏有别。

    更不要说,所托送银票的那位仁兄复述的话,那顾海口口声声骂他短命鬼等话,就更像是出自亲人之口。

    难道真像小寒说的那样,自己不是亲生的?

    顾远来小寒这里知道个好消息消息,却又在心底埋下了一个几乎肯定的怀疑。

    第403章 来老石头村沾福气

    看着顾远离去,小寒也转身回了里间,不过并没有休息,而是拿起笔来刷刷点点写了一封信:【雨宝儿妹妹,今天发生了很多事情,上次说的有些不对劲的男人,竟是梅花姐姐的丈夫,想不到他没死,也不知道怎么传出来的消息。但是他如今是细作,还试图带着我出去,后来……我们赶到的时候,四哥穿着新郎的衣服,脸上的表情很奇怪,我觉得这中间有故事。今天太晚了,明天我再继续和你说。】

    写罢,等墨迹干掉之后,仔细叠好后装入信封封好后,装进旁边一个木头匣子里。

    里面已经有了好多封信,因为通讯不便,只能按时间编号,等有人过去捎到郑家。

    “四哥,睡觉吧!”小寒起身,发现郑四还躺在躺椅上。

    现在可是冬天,虽然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比西川暖和很多,可温度也不比以往。

    “知道了,你先睡吧。”隔了片刻,郑四才缓缓开口,手里还捻动着一个黑色的半脸面具。

    相比军营这边的惊心动魄,尔虞我诈。东丰县老石头村里,一如既往的和谐安宁。

    如今老石头村就是一个铁桶。全体村民从上到下抱成一团,心齐的让人叹为观止。

    以前老石头村是东丰县最穷的村子那都不提了。就算是后来家家户户种草莓有了不错的收入,买了大牲口,翻盖了原来的茅草房。

    可因为大家小心谨慎不张扬,所以就算是镇子上的人都不清楚,还觉得这村子又穷又苦,对于将女儿嫁到老石头村的人,十分不理解。就比如说陆织娘一家。

    但是这一次,东丰县的县令吴济都折在了老石头村,周围的十里八村,终于发现这个小小的,以前以穷出名的村子了。

    好像,不一般啊。

    有朋友住在老石头村附近的,都来拉拉家常。有亲戚在老石头村的,也都找机会找借口串串亲戚。

    都说这老石头村有神灵保护,来这村里逛一逛都能沾上点福气,那些没有亲戚在这里的,也都驾着马车来了这里。

    一时间这大冬天的,老石头村热闹非凡。一时间连十里外的青阳观的香火都不及这里。

    在老石头村的村口处,还有不少村民摆着摊子。

    山里的冻梨、冻柿子、冻山里红。自家晾的红薯干。

    村民们就在村口搭个窝棚,里面点上炭盆凑在一起聊天一边卖货。一时间什么东西摆上去都卖的干干净净的。

    看到这种情况,村正干脆跟郑家说了一声,将村里加工坊做的粉条和酿的酒也都搬出来卖。还有那郑家特制辣椒酱。

    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