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页
而姑苏那边,一来是江南,本就富庶,不担心桑谨吃亏。又是老家,有族人看顾着,桑谨再不济,也可以安安稳稳的做下去。 最后桑疾还留了一手,姑苏官员的把柄,如果他们不对付桑谨则罢了,要是敢动手,那些把柄就是最有力的武器。 桑疾可谓是考虑得面面俱到,甚至规划好了儿子前十年的仕途。 如果这样都不能让桑谨成长起来顶门立户,那也是徒叹奈何。 可惜,他这一翻心血,最终也没派上什么用场,幕后之心心狠手辣,直接杀人灭口。 而且他记住这些的女儿,也死了! 想到这个,桑语不由怀疑,或许原主的死,也有幕后之人的手笔。 毕竟关入大牢三天,只给了一次食物,怎么看怎么像有人打点好,要让原主自生自灭。 但这些仅仅是猜想,看她自从出狱,到现在还安安生生的,应该是幕后之人也没想到,原主会背下那些东西。 至于这幕后之人是谁,无非是那三方势力,太子,因为密谋造反的是他,如果他觉察桑疾发现了什么,当然要先下手为强。 然后是五皇子和七皇子,这两家可不会说揭穿是好事,相反,他们更喜欢太子谋反。 因为只有太子谋反,犯了大错,他们才有机会把太子拉下马,自己才有上位的可能。 所以他们觉察了桑疾是皇帝的暗探之后,再发现他查到了此事,也会毫不犹豫的下杀手,帮太子隐瞒过去,并把那些证据带走,等着以后揭穿太子。 至于其他人,觉察了桑疾是皇帝暗探的江南其他官员,也有动手的可能,但相比之下,还是三个皇子的可能性更高。 阴谋已经形成一张大网,而桑家已经是网上被绞死的虫,她桑语是唯一的漏网之鱼。 不过能不能真的逃脱这张大网,还需要做点什么。 现在对方不动,可能是顾及到了瑞王在此,怕被他发觉。 可瑞王早晚要离开,到时她就是瓮中鳖,或许人家会直接忽略过去,觉得她一个女流之辈,什么都不懂。也或许对方想斩草除根,直接杀了她。这都是说不定的。 而现在桑语要考虑的,是要不要和瑞王合作,把这件事说出来。 如果说出来,或许可以凭借此事,获得一点功劳,她再运作运作,说不定一个县主的位置就到手了。 但谋反之事爆发后,太子死了,老皇帝伤心之余,难免迁怒于她。 到时候她一个身后无背景的孤女,老皇帝随便找个借口,都可以弄死她。 毕竟太子出事后,还是被封为了义忠亲王,说明人死了,老皇帝的感情又回来了。 到时他就会想,太子没错,错的都是别人,是太子身边的属官,当然也有从太子之事中捞取好处的桑语。 可不说出来,怀揣着这样一个大秘密,她的日子也是朝不保夕。 而且富贵险中求,桑语要想在这个封建社会保全自己,并且活得潇洒,不能和桑谨一样出仕,就只能通过别的方法获得地位。 或许别人的想法是,嫁一个有权势地位的男人。 桑语不,她从不觉得自己需要靠男人,她想要的,只会自己争取。 而且婚姻,还是依附对方的婚姻,想想都好累啊。 与其在婚后想法设法讨好男人,她宁愿不结婚,一个人潇潇洒洒。 第十七章 红楼17 仔细思考几天之后,桑语做了决定,打算和瑞王合作。 所谓富贵险中求,她不求大富大贵,但也要有不被人欺负的身份。 不过这事不着急,也不能她上赶着。 她得装作不知道账本上隐藏的秘密,另外,关于那些桑疾留给桑谨的消息,她也得抹除。 也就是说,把那些故意写错的日期改正,除了耗字后面的。 不知道桑疾怎么想的,在同一个账本上留下线索,还用的同一种加密方式,只是密码本不同而已,难道他真不怕皇帝看出端倪? 还是说,他觉得即便皇帝看出来了,也不会在乎这点小事? 毕竟那几条消息,都是关于中低层官员的,一个翰林院学士的小问题,一个是普通吏部考核官员,几个品级不高的地方官。 除此之外,一个朝廷大员都没有,也没有那些皇亲国戚的秘密。 或许桑疾也是借此告诉皇帝,他虽然有私心,在收集消息的时候,给自己谋了一点点私利,但他所做的这些,也都是小事。 对比他查到的太子谋反,暗中筹集武器和粮草的大事,这些自然是小事,估计皇帝并不会在意,毕竟都是底层官员,而且数量也不多,五六个而已。 这些人的秘密和朝堂大事也扯不上关系,只是私德有亏而已,相比那些参与谋反和党争的官员,自然小巫见大巫。 而且,桑疾这种做法,不失一种自污的方式,也是向皇帝表忠心。 如果他没死,那就是告诉皇帝,他有私心有软肋,如果皇帝不满意他,就可以用这种方式轻易换掉他。 如果他死了,那么通过这种方式,隐晦地和皇帝陈情,桑谨并不知道他暗探的身份,他也没有让儿子接受消息渠道,所以才会留了几条微不足道的消息,帮助儿子在官场站稳脚跟。 而且还不是在中央皇上的眼皮子底下,只是在姑苏老家打转而已。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