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清穿之皇长子在线阅读 - 第461页

第461页

    十八阿哥生病压根不在鄂伦岱的脑子里,莫说康熙死过那么多幼年儿女, 就是成年的诸王公主, 如今只要不是直亲王嘎嘣一下薨了, 死了谁都不算大事。

    而康熙看着鄂伦岱那一脸委屈的茫然更郁闷了,朕对你们那么好啊, 隆科多丢了人, 朕什么都没说, 还给你们时间遮掩。结果,你们就这么、这么回报朕!

    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 胤禔看着这俩老头面面相觑,如此想到。

    方才自然不会是直亲王将鄂伦岱给收拾了,康熙叫自己的侍卫五哥带人将鄂伦岱按倒在地,抽了他十几鞭子。

    鄂伦岱多少有些心情凄切,他委屈啊,而看在康熙眼里,老皇帝简直想骂人:你还敢委屈?

    “把他给朕轰出宫去!”康熙也懒得多说什么,大手一挥就让侍卫架起鄂伦岱,从自己眼前消失。

    过去他抬举佟家,就像抬举胤礽一样,要让所有人都明白,皇上确定的太子也好、皇上的母家也好,皇上要抬举谁,你们最好跟着一起。

    康熙有些灰心,想想胤礽、想想佟家,朕是不是太失败了?

    “汗阿玛,鄂伦岱平素为人如此,一向是粗疏不羁。”胤禔开口道:“您也说过,他是个混人,请您千万不要为他动气。”

    康熙叹口气,终于说了句心里话:“朕抬举佟家,这么多年了,怎么他们……”

    别说皇帝,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感情,也是要求回报的。只是有人看中物质、有人看中情感,还有人两手抓、两手都要硬。

    老皇帝这会是觉得自己对佟家的一片心意都喂了狗,有些丧气罢了。而一向会说话的胤禔选择多说一点:“汗阿玛,佟家子弟还有如舜安颜这种老实人,便是隆科多的儿子岳兴阿平素当差也谨慎……其他人,龙生九子各有奇异,何况旁人。”

    “庆泰、庆复也还不错,好学上进。”康熙接着道。

    胤禔心说,果然如此。到底是娘舅亲,康熙对佟家的感情不可能一朝斩断。不过,至少这会隆科多是没什么上位希望了,这就让他心里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而康熙正在让侍卫传口谕,鄂伦岱的领侍卫内大臣,没了。空出来的缺儿,康熙打算再行安排。

    佟家人会是什么心情且不说,只说康熙同胤禔说起的是,西南试点摊丁入亩、官绅服役的事情。当地有意见,一口一个妨碍民生。

    “儿臣浅见,怕是妨碍官生才是真的。”哪是民不聊生,绝对是官不聊生,要不然官绅急什么?还真当他们满腹圣人言,急百姓所急,想百姓所想?

    都能做到这两点,那觉悟都赶上海瑞了,也不至于反对官绅一体纳粮服役。给巡抚施压,向皇帝告状,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己那点银子。

    刀子割谁,谁流血。谁出银子,谁肉疼,这会也就顾不上圣人教诲,什么贫贱不能移、什么钱财身外物。泥腿子死不死谁管,官绅家有酒有肉就行了。

    想想真是冤,皇帝还得在紧巴年景裱自己简朴,缩减开支。皇后、太子也得配合,做不到的就是妥妥的政治污点。譬如洛阳闹灾,自己却在洛阳宫中鼓乐大作的章怀太子李贤,被大臣上书劝谏。

    而人家官绅世宦之家,除非全家被烹了,否则绝无此虑。胤禔心想,自己若是运气好,就该穿越到贞观开元的时候,做个五姓大族子弟,浪荡着混一辈子了事。

    “你看这事要停一停吗?”康熙如此问道。

    胤禔斩钉截铁道:“儿臣以为不可停。停下就是朝廷服软,只要百姓日子过得去,不管官绅怎么说,他们不会跟着凑热闹。如果有人胆敢悖逆朝廷,三尺刀锋在颈上,自然安生。”

    人道毁灭是下策,但管用。胤禔也是不耐烦这帮人,否则也可以温水煮青蛙。

    康熙心下安稳,嘴上却道:“你这性子也太暴烈了些。能让人体会圣意,还是要给他们机会,让他们遵从朝廷的旨意。能不拔刀,且不要拔刀,于名声有碍。”

    直亲王嘴上听话,心中却不以为然,天子大权在握,实现自己的治国方针,还管什么名声。至于身后,死都死了,管那么多干什么!

    瞻前顾后,只会临阵手软。不过康熙的意思,胤禔其实也清楚,这老爷子就是想万事办的完美,人人念着他的好,若是真到了要拔刀的关头,他也不会犹豫。

    曹寅离京回南,临走前还拜托成德看顾他女儿一二,若是听说平王夫妇哪里不好,赶紧给他送个信。成德应下了,回头还对胤禔感慨“儿女真是操不完的心。”

    说道儿女,趁着康熙操心十八阿哥的功夫,胤禔将弘晗留在家里两天。这日忙中偷闲,直亲王带着长女、长子一道出门逛街去了。

    这俩孩子都算是经常出门,见过世面的,绝对不是那种,出了自家府门连东南西北都找不着的主儿。但是要说他们多么有阅历,那也是假话。

    莫说他们俩,京中现在的勋贵子弟,如胤禔的小舅子牧克,没当差之前对银子和铜钱都是稀里糊涂的。贵人勿需碰铜臭,这种想法才是恶臭,活活把人给糊弄成了傻子。

    所以,此刻父女三人吃了羊肉面,胤禔就饶有兴致的看着两个孩子开始算银子和铜钱,给多少铜钱。世面上原来铜钱流通度比银子大多了,更别说银票。

    “银票很少用。”直亲王给他们解释,“山西和江南大商号,得有信誉、延续多年,最好是有皇室采买关系的,才能放出些银票。临时用用罢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