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9页
对环境有要求,基础是水质与温度的控制。太冷太热都不行,而以目前的技术在北方养殖的挑战就是如何越冬不被冻死。 武拂衣等第一批珍珠成功出蚌,足足用了三年时间。在庄子上弄出一个超大暖房,挖池子控制温度,还要把控水质的酸碱度与矿物成分等等。 这事不好搞,需要投入过量精力。而今也不指着它为郡王府添一笔私产,还不如卖自鸣钟、怀来钱快。 索性做一个顺水推舟的人情,给胤禟指了一条路,他要是有兴趣可以搞一搞珍珠养殖与奢侈品出口。 不是白送胤禟一条产业链,其实是要去着手解决一个问题。 去年下江南,发现富庶之地多有游民。 人口增多,但是能耕种的土地有限。多余的劳动力进城务工,比如选择成为码头工人、街头卖艺、丝棉行业的织工等等,就被叫做游民。 区别于农民,这类进城务工者的流动性较大。而与有产业的商人对比,打工人的收入又不稳定。在安土重迁的时代,这群人并不受到社会的认同,被视作不正当的职业。 早些年,汤斌在世江苏巡抚,他搞过“毁淫祀”。 大致说来就是不允许任何奢靡的行业。禁止打牌、酒楼卖艺,甚至不许妇女去寺庙,商人更加不许在逢年过节举办迎神赛会,杜绝游民的产生。① 汤斌认为工商业会带来奢靡风气,而一味鼓励农事。 这些政令却与经济发展规律相违背,只能管得了一时,持续不了太久。 不能在城里打工,回到农村又没有足够多的土地去种植,人闲下来吃干饭没钱赚,反而更容易游手好闲。 虽然汤斌已经去世,江南地带对于手工业者的约束不比当年,但朝廷仍是没把这群人所做的事情视作正当职业。 不给正名,不代表这类游人不存在。 随着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,这个涵盖多种庞杂职业的群体会越发扩大。 武拂衣认为比起任其在社会边缘发展,不如正视经济发展规律。纯农耕时代已经过去,商业与制造业早晚要发展起来。 朝廷不主动去关注这一群人,约等于放任不安定因素发展。 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群体多流动于南方,这不就是主动给人递刀子。一旦兵祸起,遭罪的还是底层百姓。 不如尝试改变,珍珠养殖是一个切入点。 不是所有人都有地种,可以给他们提供一门生计,搞养珍珠然后高价贩卖出去。 未免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,在珍珠经营利润分配之初,给养殖户能够多劳多得的酬劳。 不恰当地说,可以类比公私合营。 公,朝廷派出代表官员。私,胤禟去牵头完善这一产业链。 对此,胤禛表示可行。他做事务实,不在乎那些虚名。 所谓手工业与商业会带来奢靡之风,是懒政的借口。不该把人统统赶回家,而是该正确引导帮助重新稳定社会秩序。 何况,已知西洋船队成群结队往海上开,很多事单方面禁止不了。 朝廷能把江南城里的百姓赶回农村,难道还能把海船上的西洋人都赶回欧罗巴,让他们不能再来通商? 如果没出过海,胤禛还能自欺欺人认为可行。 出过海就知道远洋行船有多不容易。大清没一支像样的水师军队,怎么驱逐欧罗巴人的船队? 更不提事实上是西洋人来过大清,大清对去西洋的航线也仅仅是有所耳闻,尚未有谁真的实践过。 既然发展贸易成为了时代的必然,科学技术与理论体系已经成形出现,那就别想着躲一躲就好,而是要正面迎着上。 胤禛发现以珍珠养殖入手着实不错。前期能为如何安顿与规范游民做出示范,后期销售过程又是打通与外国的商路。 于是,他开始广阅典籍,搞出一份面面俱到的答疑方案。 向康熙介绍珍珠养殖,并且回答皇上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,要搞一些引经据典的铺垫。 养殖珍珠成功的真相,是武拂衣凭着经验搞出来的。 真相却不能对康熙说。 胤禛要找到历朝历代关于养殖珍珠的资料,编造出一段『雍郡王博览群书,苦心钻研三年养珠记』。 依照正常人的逻辑,最初养殖灵感来自古籍。 珍珠,佛教七宝之一。古籍中有关于它的祥瑞记载。 比如在唐朝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中就记载,隋炀帝喜欢吃蛤蜊,少说吃了有成千上万个。 某天,他在吃蛤蜊时,没能打开其中一个的坚硬外壳。就把这个蛤蜊放在了桌上,而夜晚蛤蜊壳自动打开,居然放出光芒,其中有佛祖像出现。② 无独有偶,这在唐朝苏鹗写的《杜阳杂编》中也有类似记载。 这次换成了唐文宗李昂吃蛤蜊,发现了其中有两尊迷你菩萨像,是栩栩如生,形貌端秀。 接二连三,宋朝的洪迈编撰了《夷坚志》,其中再次提到了河蚌中有观音像。 对于神佛在蛤蜊与河蚌中显灵的故事,雍郡王不能将其归类到祥瑞上,而是找出了地方志考证人工养殖珍珠的历史。 更早的记录不可寻,但查到了在南宋时期,湖州的叶金扬始创了养殖附壳珍珠。 使用褶纹冠蚌培育,养殖的珍珠珠形状似佛祖与菩萨,在湖州德清的地方志中仍能寻觅到踪迹。③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