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7页
一路重复歌唱,唱到土地庙把香给上了。 然后返回家中,把那个红鸡蛋献给长辈们分食。分吃的人越多,意味着懒卖得越彻底。 小孩们把“懒”都卖掉了,新的一年就得变得无比勤奋。勤劳致富,勤奋学习,就都是好彩头了。 以上地方风俗,武拂衣从祭灶开始就有一一参与。 包括今夜的小孩卖懒,她参与制作了红鸡蛋,且护送茉雅琪一路唱着儿歌到土地庙,再将人安全送回宅子一起分食鸡蛋。 这不是终点。 接下来,她要继续陪胤禛逛街,美名其曰体验广州府与京城过春节的最大风俗差异——逛花市。 晚明诗人就写了 《羊城花市》: “浓香飞捉路三叉,紫调红腔尽卖花。珠海晚风回雀舫,玉街晴日闹蜂衙。 ” 从明朝起,广州花卉文化兴盛。种、养、卖、戴,侍弄鲜花者与日俱增。 等到了清朝,康熙开放海禁一开,广东府日益繁华。不知不觉之间,人们开始习惯于在除夕夜逛热闹花市了。 除夕不见月,花市灯如昼。 武拂衣步行于街头,鼻尖不断捕捉到一阵阵暗香浮动。 一眼望去,游人如织。多是三五成群,一家人出来悠哉悠哉地散步买花。 这种赏花弄草的雅事,必须问一句是她积极主动会做的事情吗? 回答:当然不是。 都是胤禛的套路,而她为胤禟的「珍珠王」称号,付出了陪狂街的代价。 说起来事情不复杂。 前几天,武拂衣幸灾乐祸,胤禟讲抄家的下场是讲得太嗨,得罪胤禛且不自知。谁想到,转身居然她变成了可怜人。 因为给康熙的家书必须要写,必须从快从速说明「珍珠王」的流言,不让康熙对胤禟生气。否则作为一起出行的老四,难免要受到迁怒而承担连带责任。 谁写呢? 胤禟就别指望了。 这信最好出自老四之手。描写出九弟要多冤有多冤,要多点背就有多不幸,被人莫名其妙地冠以珍珠王封号。让康熙不仅不责怪胤禟,不认为他不靠谱,反而为他掬一把通同情泪。 信,要至情至性、感人肺腑、啼笑皆非又令人动容。 胤禛表示他很理智。虽然想揍一顿胤禟,但考虑到利益共同体,这信还是会帮着写。 不仅写得非常完美而且保证速度快,让信差能在正月初一之前送信入宫,让康熙过一个“好年”。 如此一来,工作之后想休闲放松,那一点都不过分。 正好广东春节风俗与京城不同,走过路过是绝不能错过除夕花市。 至于为什么要另一个人一起来花市? 理由再简单不过,找个人充门面。街头巷尾,别人都是亲朋结伴,若是一个人独行多没面子。 武拂衣对逛街没兴趣,但还是答应了。做陪客,迈腿走走路就行,也不困难。 眼下,她瞧着身边的胤禛。这人气定神闲,慢悠悠地徜徉于花海之中,颇有兴致地东看看西瞧瞧。 不久,胤禛在一处摊位前停下。 这里深红浅红的桃花开得正好,他买了今夜的第一把花。 转身,将鲜花递给武拂衣,“看你的样子,依旧没领会到花草之美。我帮你一把。给,你收下红桃,新的一年大展宏图。广东风俗,不用谢了。” 《诗经》曾经曰过的,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。 胤禛手里的一束桃花,随着夜风摇动。 它仿佛在努力表示:「我很单纯的,粤语“红桃”谐音“宏图”,没别的意思。没有后半句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”。」 武拂衣看着面前的桃花,再看了看四周的行人,人们九成也都买了桃花。所以说,这桃花,她是能够简简单单收的吧? 第一百章 一束桃花, 是收?还是不收? 武拂衣当然被送过花,其中也包括桃花,知道传统意义上它有桃花运的意思。 但是, 转折词来了。 她真没有以男身的状态,被一个扮成女扮男道士但灵魂为男的人类送过桃花。外加, 这还是在广东除夕夜的特殊语境下。 有种种前情叠加,这束桃花的含义究竟是什么? 参考四周人群的春节买花品类,很多人选择购买桃花,看来大展宏图的好彩头很合大家的胃口。 再打量胤禛,这人从头到脚写着一行字「一本正经帮人陶冶情操,绝对不碰触桃花运」。 武拂衣觉得做人有时候就要简单点,现在收下红桃就是收下新年祝福。于是,大大方方地接了花。“谢谢,这花开得不错,你的眼光挺好。” “谁说不是呢。” 胤禛瞧着花被收下,不论是什么原因被收下的,反正自己都被肯定了一番,他的眼底露出浅浅笑意。 其实,他不只是好在选择这一束桃花上眼光好, 选人就更准了。 送了花,逛街还在继续, 适时能聊几句。 胤禛渴望多了解一些,表面上似乎随意地问, “你的家乡, 春节有什么特别习俗吗?或者说,那里有春节吗?” 武拂衣微微一愣,家乡的春节真是很遥远的记忆。隔着无限轮回的经历, 遥远到像一场安逸旧梦。 说安逸也不尽然。 她离开的时候,那个时空的华国做起了第十八套广播体操,人类在不断研究星际航行的可能性。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