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节
书迷正在阅读:甜甜的恋爱我可以、她的盛世美颜有时限[重生]、小师妹她不对劲、伪装纯情、千万不要惹白月光[快穿]、穿成年代文男主的娇气包妹妹、失序 (停更中)、睡服那个作精(1V1高H)、顾氏女前传、妖兽凶猛(异界,种田,NP)
第24章 鸿雁传书 十年寒窗不是口头说说而已,读书生涯是艰苦而枯燥的,尤其是苏凤章现在守孝在家,连出门跟同窗切磋的机会都没有,只能每天埋头苦干。 文先生的指教可说是久旱甘霖,他经验丰富,许多话都让苏凤章醍醐灌顶。 临走的时候,苏凤章不但带走了那几本书,还把自己的卷子都带了回来。 虽说他们在书房里头已经点评过一番,但上头的评语依旧十分有用。 读书就是这样,有人指点和无人指点差之毫厘谬之千里,为什么古代奉行名师,就是因为有一位名师在前,学生的进度能远超旁人。 而苏凤章最需要的,恰恰就是这种指点,他带着后世的世界观和大局观而来,自己的想法不缺,创新不缺,各种乱七八糟的理念更加不缺,但实际上在科举的路上,这些帮不上忙,反倒是有可能成为拖累。 因为这年头的科举已经开始时文要求,限制了考生的自由发挥。 苏凤章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,才把文先生的指教消化了,这时间可比他写卷子的都长。 顾北辰的信就是在这个当口送到的。 这一次他没有亲自露面,来送信的是一位小厮,看着还挺眼生。 这小厮是个机灵的,一进门就道:“苏二公子,我家少爷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,但又不方便上门拜访,这才差使小的送信过来,另有家中自种的葡萄四串,是我家少爷亲自去采摘的,还请二公子收下。” 随着信而来的还有四大串发紫的葡萄,加起来足足有一小筐,正散发着果香味。 苏凤章微微挑眉,笑着将信接了过来:“好,信我收下了。” 那小厮却没立刻离开,反倒是垂手道:“二公子可要回信,若是有回信的话,小的可以等一会儿,正好能顺道儿将信带回去。” “那你等一会儿。”苏凤章想了想,倒是也没有拒绝。 回到房中打开信封一看,顾北辰的学识一般,字却写得不错,是那种方中见圆,略带几分刚正的笔迹,跟他本人看起来一点也不像。 不过心里头唠唠叨叨了好几页,摸起来厚厚一叠,居然都是闲言碎语,一句正经事也无。 这倒也符合那家伙的脾性。 虽是要回信,苏凤章一时倒是也不知道要写什么,想了想索性铺开一张纸开始画画。 开始读书后,他把上辈子国画和书法的本事都捡了起来,如今倒是勉强能拿得出手。 很快,一筐让人垂涎欲滴的葡萄跃然纸上。 苏凤章又题写了一首前人的诗上去:“满筐圆实骊珠滑,入口甘香冰玉寒。若使文园知此味,露华应不乞金盘。” 静等了一会儿笔墨干了,就叠了两次塞进信封中,用的信封还是顾北辰送来的那个,因为他家中并无多余的信封。 “把这个送于你家少爷吧。”苏凤章将信封递给小厮。 蓦地又问了一句:“还未问过你的名字?” 小厮连忙说道:“小的鸿雁,见过二公子。” 苏凤章听见这名字倒是一愣,笑着问道:“你一直叫这个名字吗?” 鸿雁嘿嘿一笑,说:“小的以前叫招财,但我家少爷说太俗气,就给我改了名字叫鸿雁,专门让我帮他送信。” “你家少爷倒是有意思。”苏凤章也觉得好笑,把送信的小厮改名为鸿雁,要不都是男人的话,他都要以为这一位有啥心思了。 不过在古代,鸿雁传书一开始并没有男女私情的意思。 送走了顾家的鸿雁,苏凤章提着那一篮子葡萄走进屋里头,顾北辰为人细致,送过来的葡萄下面还压着一块细棉布,显得特别的干净。 “兰章,慧慧,过来吃葡萄。”苏凤章招呼道,自己捏了一颗尝了尝,明明颜色已经发紫了,但味道还是微酸,跟现代的甜葡萄没法比,不过果香味倒是更加浓郁。 “怎么也不洗洗就吃了。”苏赵氏嗔怪的瞪了他一眼,抢过去洗完了才端了回来。 “不干不净,吃了没病。”苏凤章笑嘻嘻的说道,又道,“娘,姨娘,你们也尝尝看,味道还不错。” 几个人吃了都说好,苏慧慧特别喜欢吃,一气儿吃了十几个,一直到白姨娘不允许再吃了:“可不能再吃了,待会儿饭也吃不下,留一点明天吃。” 苏慧慧有些不乐意的撅起嘴巴,但还是听话的放下了。 苏凤章倒是笑着说道:“慧慧要是喜欢吃的话,咱家也种一棵葡萄树,到时候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。” 苏慧慧一听,倒是高兴的说:“二哥,可以吗?” “这有什么不可以的,葡萄苗也不值多少钱。”只是他们这边不适合种葡萄,味道没那么好吃,没那么甜罢了。 倒是苏兰章在旁边说:“其实也就那样,我觉得咱家院子里头的桃树更好,夏天结的桃子比这酸葡萄好吃多了。” 那棵桃树结出来的果子味道特别好,吃了满口喷香,也不知道是今年年成好,还是苏凤章倒下去的那一碗零泉水到底有效果在。 苏凤章听了笑道:“以后咱家又有桃子树,又有葡萄藤,想吃桃子的吃桃子,想吃葡萄就吃葡萄,从夏天到秋天都能有水果吃。” 苏兰章还提议道:“二哥,其实可以再种一点枣子树,李子树,柿子树,这样一年四季都能吃水果了,你说是不是?” 苏凤章还没回答,白姨娘就怼他:“你倒是想的挺美,今天的字记住了吗?” 于是小孩美滋滋变成了苦瓜脸,倒是大人们瞧着都觉得可乐,一下子哈哈大笑起来。 另一头,小厮鸿雁马不停蹄的赶回到顾家,之前顾北辰说跟苏凤章顺路,倒也不尽是谎话,都是一个里的人,顾家靠县城更近一些,距离苏家也就两柱香的功夫。 顾家也算是十里八乡的大户,原本就是大地主之家,不过顾北辰的父亲当初执意从商,跟家里头闹掰了分家,后来虽然关系有所缓和,但也并不住在一道。 鸿雁一路经过顾家的几栋宅子,最后走进一栋青砖红瓦的大屋。 比起苏家的老宅来,这栋宅子更新,更宽敞,院子里头竟然还有叠石疏泉,已经有几分江南园林的气派在了。 鸿雁熟门熟路的穿过回廊,走到顾北辰的书房门口:“少爷,我回来了。” “苏兄可有回信。”里头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。 “苏二公子的信在此。” “快拿来我看看。”顾北辰有些激动的喊道,信封一到手倒是愣一下,随即笑道,“我这苏兄弟倒是真不讲究,不是那种迂腐之人。” 等打开信封翻开一看,顾北辰又是一惊,不管是画还是诗都很好,好到出乎他的预料。 以至于顾北辰都忍不住问:“这难道是苏兄早就画好的?” “不可能啊,这里的墨迹都还未干透,难道这只是他随手涂鸦之笔。” “少爷,难道这画不好吗?”鸿雁好奇的问道。 顾北辰摇了摇头,道:“不是不好,是太好了,不管是画还是上面的字……” “以前我也曾见过苏兄的画和字,差距太大,一年不到的时间他的进步居然这么大。” “也难怪文先生会看中他,愿意将自己的书借给他看,光是这手好字就远胜过他人。” 鸿雁听懂了,他一直负责帮自家少爷送信,自然见过不少读书人,便笑道:“苏二公子待人也和气,还特意问了小的名字,跟其他读书人也有些不同。” 至少大部分读书人是看不起下人的,不说苛刻,无视和蔑视也属正常。 “那倒是的,那日孙耀祖为难他,苏兄也是进退自如。”顾北辰笑着说了一句。 正巧这时候顾老爷走了进来,他跟顾北辰长得极像,不过更加圆润一些,有一个太师肚,只是这会儿皱着眉头,眉宇之间带着几分怒意。 顾北辰放下手中的画,连声问道:“爹,您这是怎么了?” 顾老爷叹了口气,最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道:“不过是些烦心事,罢了,不提那个。” 说话间他瞄到桌上的画,眼睛看得一亮,随即又道:“多好的画儿,你怎么折成这样,有褶子多可惜啊,快拿镇纸来轧轧平。” 别看顾老爷如今一身铜臭味,但他当年也是读过书,有审美能力的。 他仔细看了看画,又问道:“怎么没有落款,这是谁的画?” “是我苏兄的回信,就是苏凤章苏兄,前几日我跟你提过的。”顾北辰解释道。 “以前苏典吏的次子是吧?”顾老爷越看越喜欢,点头说道,“看着肚子里头是有些墨水的,你们在一个私塾读书,怎么以前没听你提起过他。” “以前我们也不算熟悉。”顾北辰这般说道,以前确实是不熟悉,苏凤章不爱读书,也不是他攻略的主要目标。 顾老爷微微皱眉,但很快说道:“既然现在有来往,你就好好维持。” “爹,我知道了。”顾北辰答应道,他自己其实也乐意跟苏凤章玩耍。 顾老爷不知道想到了什么,又叹了口气,拍着儿子的肩头说:“是爹当年一念之差,如今害了你,哎,这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,只希望……” “爹,您何必说这个,若不是当年你放手一搏,咱家也没有现在的锦衣玉食啊。”顾北辰倒是想得开,“再说了,就算我能科举,就我这脑子又能考出什么花样来。” “不说别的,大伯三叔家那么多儿子,连个秀才都没考出来。”顾北辰对那两家其实颇有几分看不起。 顾老爷却只是叹气:“以前只觉得银子好,现在有银子了才知道当官才真的好,家里头没个靠山,你想要送银子都难,银子太多就容易烫手,到时候怎么死都不知道。” “爹让你多交朋友,就盼着咱们湖山县能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,到时候不说庇护,只要他肯念旧情,咱家的生意就能做大。” 顾北辰这个散财童子的名声,可是有顾老爷在背后撑腰的,但这样投资实在是太慢了,十几年过去,连个水漂都没能打起来。 作者有话要说: 苏凤章:给小厮起名鸿雁的你有毒吧 第25章 水患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,再翻过年守孝的时间就到了,苏凤章已经开始准备应试事宜,不过门口的小课堂倒是还没停。 “瓜,冬瓜,西瓜,南瓜的瓜。”苏凤章在墙壁上写下瓜字。 下头的孩子齐声读瓜,却有调皮的开口问:“先生,为什么没有北瓜?” 苏凤章一听就笑了:“自然也有北瓜,只是月溪村这一带不产,在京城再往北的区域,有一种长得像西葫芦一般的南瓜,当地人也会称之为北瓜。” 这话一说,孩子们都好奇起来,怎么样才能让南瓜长得像西葫芦。 苏凤章连忙岔开话题:“说起西瓜,我倒是记起来一则趣闻。” “曾有一个读书人擅于作诗,一日家中来了客人,当时窗外正下着小雨。” “客人想考考他,便出上联冻雨洒窗,东两点,西三点,其中冻字拆开是东两点,洒字拆开是西三点,可谓精妙。” “这读书人想了想,就从屋里头搬出一个大西瓜,切成两半,其中一半切了七刀,另一半切了八刀,对客人说:请各位指教,我的下联对出来了。” “你们猜猜看,下联是什么?” 下头的孩子一头雾水,连学习进度最快的苏兰章和苏慧慧都眼中迷茫。 苏凤章咳嗽一声,这就尴尬了,他差点忘记自己教导的是启蒙班,听不了这种深度趣事。 幸好还是有人捧场子,村长这一日刚巧来旁听,就朗声喊道:“二郎,你这故事听的有趣,只是我们都是粗人哪里想得出来,不如直接说出来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