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七章奶娘的小心思
说到这里,奶娘有些唏嘘:“那么小的孩儿,也不跟人出去玩儿,就天天儿趴在桌子上写字,叫我把写的最好看的攒起来,等老将军来了给他看……”。 可是终究,秦立生没有等到他的将军父亲和哥哥来接他,只等到了他们阵亡的消息。 然后,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儿,只身入京,接下父兄的衣钵,转战沙场,用夺人眼球的战功,保住了将军职位。 只可惜,秦老将军,没来得及在生前看到小儿子的丰功伟绩,没来得及看看小儿子这些年来攒下的写的最好看的字,练得最炉火纯青的武功。 “哎,生哥儿,是个孤拐的苦命啊!”奶娘如斯感叹。 “也算不得是命苦。”林大小姐意见不一致,“能有奶娘疼护着,顺顺利利长这么大,文武也都有名师指点,年纪轻轻就闯出了名头,要我说,这命好着呢。” “好好,”奶娘被林葱儿说乐了,放下针线揉揉眼睛道,“听你这么一说,我心里就敞亮了,生哥儿……是好命,以后,肯定还得更好。” 林葱儿帮她拾掇针线筐,眼睛锐利的发现了秦立生亵衣的不同之处。 “这是……正面儿,贴身穿的面儿?” “是啊,生哥儿小时候皮子嫩,布边儿把身上磨出红印子来,我就想了个法子,给他反着穿,那时候府里就不剩几个人了,也没人指教说这不行那不行的,就一直穿下去了。等生哥儿大些了,在外面买来的衣裳好看又时新,他也肯穿,单这一样儿,里面的亵衣,一定得穿我做的,还得反着边儿缝的……”。 林葱儿不由得轻笑出声,再想到那个牛气哄哄的少年将军,便不由得联想到反着边儿的内衣,牛气哄哄里面,就多出了几分可爱。 “哎呀,奶娘老喽,穿针引线上手头儿不利索了,好多天儿才能缝一件衣裳出来,丫头,要不你替我缝两件吧,这两三天的,估摸着边关能过来人,正好给捎回去。”奶娘的小心思盘算起来,橘皮脸上满满的都是歉意和期待。 秦立生这两天会派人过来?林葱儿想明白了,大概也是过中秋节的引子,给家里送些节礼吧? “我的针线活儿可拿不出手,”林葱儿推辞,“今年刚学会把布头缝在一起,从来没绣过一朵花一片叶……”。 奶娘紧追不舍,抓着林葱儿的手恳求道:“你就应下吧,就当给奶娘帮忙,生哥儿的亵衣不要半点儿绣花,能缝合到一起,不磨人就行。” 话说到这份儿上了,不答应也不合适,既然人家不嫌弃咱的粗针大线,就当“日行一善”好了。 林葱儿点了头,奶娘兴奋地都不想睡觉了,拔步床头上点了六根蜡烛,给林葱儿翻来覆去的讲解生哥儿的穿衣习惯,哪儿要肥,哪儿要瘦,哪儿不能别线疙瘩。 林大小姐都哈欠连天了,奶娘又翻出一双长筒的布袜子来,也要交托给林葱儿。 “奶娘,这种袜子的缝法儿我不要学了,没一点儿弹性,您放心,我会一种新的袜子制作方法,保证两天之内给您的生哥儿准备好,不耽误您的心肝宝贝儿穿。” 林大小姐说完话,脑袋往枕头上落去,酒意醺醺,熏熏欲睡,必须睡了…… 所以,她没发现,橘皮脸的奶娘,在烛光下露出了怎样满意的表情。 或许,还夹杂了一种,叫做“得意”的东西? 林大小姐脑子里通常少根筋,这根筋就是大圣王朝的各种忌讳习俗,比如,无论女子男子,贴身的亵衣、鞋袜,是不能随便找人做,随便穿别人做的…… 她不是太了解这些,即使知道点讲究,心里也根本没拿着当回事儿,人家秦立生没爹没娘的可怜娃儿,帮着做身内衣穿,就帮呗。 反正最近攒了些羊毛,纺了些羊毛与棉絮混织的毛线,给可怜娃儿织两双毛袜子,就当感谢人家送了咱一百亩良田,和将军府的地契。 奶娘跟早有准备似的,第二天送别时,结结实实给了林葱儿一个大包袱,全是布料,丝绸的棉布的厚的薄的灰色的青色的各样色的。 林大小姐跟上当受骗似的,表情颇为悲愤的推拒说:“奶娘,我就做两身衣裳而已,用不着这么多布料。” 她害怕啊,奶娘这是想让她包揽下秦立生一辈子的亵衣亵裤定制吗? “你爱做几身做几身,余下的给自己做衣裳穿,你瞅瞅,小丫头换了女装,多标志的闺女啊!” 奶娘笑呵呵一通夸赞,冷郎中跟着起哄:“拿着,都拿着,免得放这边没人用,把好布料都给放坏喽。” 李青林带来的牛车上空余地方多着呢,大包袱放上去,正好。 李青林送到门口就算完成任务了,拱拱手又往门里走,嘴里念叨着:“赶紧的,先蒸馏完这两车酒,正好来得及等来了人捎带走。” 就这么滴,冷郎中驾驶着牛车满载着布料,离开了。 林大小姐一脸懵逼坐在牛车上,好似觉得哪儿不太合适,又想不出来。 “冷爷,知道哪儿有卖羊毛的不?”啥都没想明白的林大小姐,还有赶出两双毛袜子的任务呢,时间紧任务重,得尽快操持起来。 这时候尚且没流行起来羊毛编织业,冷郎中更是一头雾水,只能建议:“咱多买几只长毛羊回去,爱剪多少羊毛就剪多少羊毛……”。 想想后院里满满当当的秃毛羊转悠,林大小姐眼晕了,摆摆手:“咱回家吧,我记着村里不少人家养着羊呢,咱收他们的羊毛。” 村长大人肯定非常欢喜,他就愿意村民家家户户多挣钱。 收来的羊毛,还得清洗消毒再纺线,林葱儿是个懒的,干脆,雇佣两个人吧,她只需要核算好本钱,在家等着雇工送纺好的羊毛线来就好。 时间紧,连逛街的活动都免了,两个人直接回林洼村。 先找二大爷,定人手。 “清洗干净晒干纺线,粗细均匀的上品,我付一两银子一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