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页
沈怜花连连点头:“老板真会揣摩不同人的心理。”刚感叹完,沈怜花又发现不对劲,“可是老板!这样又回到了我最初的问题,我们根本赚不到钱啊!” 苟玳笑笑:“其实不然。” 苟玳为沈怜花讲解了设计活动的初衷。 首先,课程免费并非完全的免费,其有前置条件——【一课不漏完成全部课程】。 参与活动的产品是每周一课,至少十二课时的产品,也就是说全部完成,满打满算需要三个月时间。若中间缺一节课,返还费用时则要扣除15%的“资源浪费费用”,二节课30%,以此类推,若旷课超过七节,则无返还。 别说经常有个头疼脑热、家庭琐事的老人了,就是心无旁骛、全心学习的学生,大多也难保每节兴趣班都参加。因而能收回相当一部分“滞纳学费”。 其次,可以迅速实现裂变效应,并获得资金的时间利率。 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社交圈,口耳相传,很快就能知道这里有“免费兴趣班”。【不怠学习】也可以做一些互动,比如拉三个人参加免费兴趣班,即可获得养生壶、米油套餐等等。有力度的活动,裂变效应非常显著,能够短时间积聚大量新生源。 大量的新生源,也就带来大量现金流。这些现金有至少三个月的利率,他们能将该笔现金流投资于其他高额回报的项目上。 再其次,大量的生源能在兴趣班的氛围中,自然达成部分转化,并获得可观的后端盈利收入。 自然转化显而易见,只要课程质量好,会有一定程度的人选择继续深入教育。而一周一课的低频率,也有时间让老年人生源观摩其他兴趣班,从而引发兴趣。这时再给个折扣,大概率能谈下收费的新课程。 后端盈利产品则是相当可观的一块收入。 老年人上兴趣班,许多地方需要道具,比如书法班需要笔墨纸砚,乐器班需要各种乐器。 这些物件课堂都有提供,但要课后练习,则需要老年人自行采购。这时候,【不怠学习】就能利用自身优势,推销这部分产品。 除此之外,一些课程本身并不需要使用道具,但在上课过程中会出现部分产品,比如《科学带娃》课程中,会出现小朋友益智书,互动玩具等等,其上课过程就像潜移默化的广告,激发老年人购买欲。【不怠学习】也能提供购买渠道,获得利润。 最后,是大量生源所带来的营业外收入。 当外界知晓兴趣班内有大量老年人,不用他们牵线搭桥,许多老年人旅行团、老年人用品店等就会找上门,寻求合作,【不怠学习】便能获得可观的合作费。 除此之外,兴趣班外的 LED屏、报刊架等,也能收取这些厂家店铺的宣传费、广告费。 沈怜花听完苟玳的分析,不得不感叹老板思虑深远。 “果然是‘得用户者得天下’的时代啊。”沈怜花一点就通。 对比下当初打车软件、外卖软件几十亿几百个亿的烧钱抢用户,这一点免费课程实在小巫见大巫。 == 苟玳设计产品真的是为了抢用户吗? 是也不是。 的确,以之前【不怠学习】惨淡的招生和经营情况,确实需要从课程产品本身到营销方案的全方位改革。否则难以完成系统营销、经营、市场等指标的星级。 可苟玳也担心,改革得太成功,【不怠学习】真一飞冲天,重演了【天上飘】的戏剧路程,那他同样白忙活一场。 苟玳苦思冥想数日,终于想出了免费课程这一招。 其从最表层看,似乎是赔本赚吆喝,可往深层次看一点,就是他和沈怜花所说的连锁效应,可还有最内核,他却没有告诉沈怜花。 这种方式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生源和现金流,在用户为王的时代,看似已经稳操胜券。然而他却不打算把所得投入再生产,也就是扩建校区,增加员工。 当再生产停止后,大量的生源涌入并不会导致求大于供的卖方市场,因为兴趣班并非生活必需品。 其只会导致消费者的幸福感急剧下降—— 原本二十人一个班变成了四十个人; 原本配比恰当的工作人员会忙碌不堪,从而导致学生的需求无法及时解决; 原本供学生使用的教学器材,比如四人一张书法桌,变成了八人一张书法桌等。 最终,不好的体验会使学生放弃【不怠学习】。 口碑下降,后续现金流跟不上,【不怠学习】最终会走向破产。 因而苟玳在设计免费活动时,将时间点定在了三个月。一个非常微妙的节点。 三个月内,【不怠学习】是走上坡路的,至少源源不断涌入的新生,会使营业利润和现金流非常可观。 三个月后,免费期陆陆续续结束,体验感下降的老人不会选择继续课程,三个月前回笼的资金需要吐出一部分,【不怠学习】开始走下坡路。 十分完美,简直是为系统任务量身定制! 苟玳感觉从未有过的神清气爽! 完成任务指日可待! 第55章 破产无望 一切按照苟玳的计划循序渐进。 每天都有大量老人源源不断涌入兴趣班。这其中, 有部分是子女帮忙报名;有部分是听说能够免费闻风而来;最多的还是老学员口耳相传,引伴前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