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页
“做些猫食来,喂过便放了罢。” 谢青绾举步欲走,似是想起甚么,复又补充道:“倘若它下次再来,仿照今日之法饲喂便是。” 同回寝房,一路无话的摄政王忽然开口问道:“奇花满园,入府时因何不曾一并带去?” 谢青绾正欲福身告退,忽被问住,她绞了绞袖口,鬓边珠坠微凉。 倘若移入摄政王府,待日后和离,再挪动起来岂非徒增麻烦。 只是和离虽是摄政王亲口允诺,在回门当日便提起终归不敬,且不合她的交往礼仪。 她不知摄政王问起此话是何用意,慎重回道:“整座花圃扎根久矣,若要移栽只怕难以成活。” 顾宴容面上没甚么情绪,只冷淡颔首,算是回应。 丫鬟来传话时谢青绾正坐案边,捧着一本民间志异看得入迷。 摄政王坐另一边,不紧不慢地写着文折。 熏风院芳草葱郁,房内的光是总温和晦暗的。 素蕊点起烛火,折出两道幽静人影,倒很有几分琴瑟和鸣的意思。 谢青绾却知道,今日闲云阁外一桩变故,摄政王势必会起杀心,这一封文折怕又要卷起阑阳城滔滔风云了。 她倒事不关己,因着方才午觉睡得足,格外惬意地歪在软靠上,莹润的指尖随性拨弄着页角。 丫鬟传话道:“老夫人请殿下、王妃娘娘到潋池园叙话。” 园中为她所种的香樟树已伐了制成箱奁,出嫁时随她一并入了摄政王府。 潋池园更空了些。 顾宴容揽她入座,与谢老国公滴水不漏地寒暄过几句。 谢青绾正同江氏叙话,忽闻有婆子问话道:“夫人,王姑娘还在府上,可要……” 江氏一顿,不由为难地望了眼谢老夫人。 镇国公府虽已是她执掌中馈,这王姑娘却到底是老夫人母家的人。 谢老夫人神色淡淡:“着人送去些个点心和醒酒汤,自家叙话,不必传她来了。” 江氏微笑颔首。 谢青绾拿银匙戳弄着青瓷盏里新做的百合酥酪:“怎么不是蜜桂的?” 此言一出,周遭伺候的丫鬟婆子纷纷抿唇轻笑。 谢老夫人含笑扶着她挽起的乌发:“仔细瞧瞧,这是什么?” 谢青绾尝了小口细细品味,尚无知无觉道:“是百合?” 丫鬟们窃笑。 江氏遥遥望一眼摄政王负手临湖的背影:“阿绾同摄政王夫妻和睦,日子顺遂,为娘便宽心了。” 日色渐有暗落之势,不出三刻便要临近黄昏。 江氏扶着谢老夫人起身,将这对新婚夫妇送至门外,目送摄政王将人牵进车舆。 锦帷落下,直至不见人影,谢青绾才挣开他的手,悄然挪至侧座。 顾宴容眉眼间隐有倦意,正阖着眸子静静养神。 似是察觉到她的目光,男人凝眉张开了眼,四目相接。 却见这位郁郁寡欢的小王妃自袖中取出了仔细珍藏的书贴。 是案上那本裴濯甫的真迹。 少女十指粉白莹润,温柔摩挲着页缘——出于她无意识的微小习惯,将这本《响泠泉引》奉至他面前。 顾宴容神色讳莫,缓缓道:“王妃心细如发。” 第10章 遇袭 ◎冷血暴戾的杀神◎ 他语气有些冷。 谢青绾微微坐正,孟春温朦的日辉从窗牗流泻,缓缓淌动。 她镇静而坦荡:“阿绾不敢妄加揣测于殿下,更无意窥探甚么,只是殿下未曾掩饰罢了。” 这位杀神一手尽得裴濯甫真传的好字,显然是渊源颇深。 她轻抚过卷封上浑厚峻健的响泠泉引四字:“阿绾不通书法,执此孤本岂非埋没,愿赠殿下,一来与殿下这手好字相配,二来谢您今日周全之恩。” 眼神通透坦诚,满盛着莹润漂亮的水光。 顾宴容目光从她玉琢的手蜿蜒过细颈,还未开口,忽然面色一寒,疾迅攥住她的手腕重重一扯。 谢青绾圆眸微张,毫无防备地撞进他怀里。 近乎是同时,一支锐利的羽箭穿过窗牗,深深钉入木质的侧壁里,赫然是她放在所坐的位置。 “轰——”一声巨响,车舆骤停,她下意识紧紧攀附上男人的臂膀,才不至被甩飞出去。 马匹阵阵嘶鸣。 摄政王铁一样的臂膀不容抗拒地把她揉进怀里,一手拔刀。 车外嘈杂的脚步声逼近,隐约听到有重重弓.弩绷紧。 她清晰感知到男人锦袍之下勃发的肌肉与力量,心脏跳如擂鼓,却竟莫名安定下来。 正要抬头去瞧车外情势,忽觉后颈侧有冰凉的刀柄抵上来。 少女鸦色的睫羽疯颤,脊背顿时绷直。 下一瞬,抵在后颈的刀柄重重按下,像是灌进骨血的一剂烈药,昏倦与困顿霎时间蔓延开来。 谢青绾阖眸彻底软倒在他怀里,安静得没有发出半点声音。 微凉的衣袖抽离,男人提剑下车,帷帐落下的间隙,隐约可窥见一瞬陷在华绒软枕间、沉沉昏迷的少女。 顾宴容玄袍修长,举步极缓。 他眉眼冷如锋刃,低眸极淡地睨了眼雪色的剑锋。 —— 傍晚烟霞万里。 打更人照常自明华街过路,正撞见阑阳城中不可说的那位一袭长袍血色斑驳。 --